菲利普·加瑞尔:从十六岁新浪潮流浪至今…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编者按:
作为新浪潮以来法国电影史长久的直接参与者,菲利普·加瑞尔在国内知名度却非常低。观众、影评人和学者对这位风格影人的关注均较少,尚未有学者对菲利普·加瑞尔的作品及其导演风格、影史地位等做系统性的研究,甚至单独的作品分析也是凤毛麟角。近些年来,由于菲利普·加瑞尔的作品屡屡入选《电影手册》年度十佳,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开始重新注意到这位法国电影导演重要性。本次推送,我们特地从作者吴雅琼的学术论文中进行了节选,希望她对菲利普·加瑞尔的研究能扩充我们对这位导演的认识和加深对其电影的理解。以下展现的内容将主要集中于介绍菲利普·加瑞尔的创作履历、前后两个时期电影作品的主要风格特点、以及发生风格转变的原因。
作者:吴雅琼(上海)
编辑:2miao(武汉)
艺术启蒙始于家庭
加瑞尔出身于一个演艺家庭,虽然生活条件并不富裕,却从此开始了最早的艺术启蒙。他的父母和教父阿兰·勒库安(Alain Recoing)都曾在加斯东·巴蒂(Gaston Baty)建立的提线木偶剧院从事艺术工作。加瑞尔曾在采访中说道:“没有我父母和教父制作的提线木偶剧《马丁和玛蒂娜》(Martin et Martine),我可能不会走上电影之路。如果我政治上极左,如果我拒绝入伍,如果我不屑于简单的赚钱门路,我完全要感谢从我童年时起,虽然生活艰难困苦但实际上是国王的人。”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加瑞尔的成长以至电影“贫困美学”风格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战后时期,提线木偶剧院的诋毁声、排斥声与日俱增,于是和孩子一起工作、采用学校的布景成了木偶戏演员的唯一选择。父亲莫里斯·加瑞尔(Maurice Garrel),阿兰·勒库安和其他木偶戏演员都十分严谨地对待他们的工作。对他们来说,为孩子们做一个剧院是抵抗主流意识形态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勒库安表示:“因为人们认为孩子和木偶戏演员都是不重要的,我们就建造了一个提线木偶剧院给孩子们。”关于法国提线木偶剧院的这段简史对于我们理解菲利普·加瑞尔电影中的反叛精神是十分关键的。
值得指出的是,提线木偶早先是被用来表现宗教故事的。“提线木偶”(Marionette)一词中含有“玛丽”(Mary)这个小词,因而具有圣母玛利亚的象征意义。虽然加瑞尔反复声明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唯物主义者、十分愿意相信没有来生,但是他早期的几部电影中确实出现了基督的形象或者隐喻,调用了《圣经》故事,比如《玛丽为了回忆》(Marie pour mémoire)《追寻》(Le révélateur)《处女的床》(Le lit de la vierge)。这与他天主教信仰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