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柏林,在“奇遇”中寻找爆点(5)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Ruth Beckermann)的《穆钦巴赫》(Mutzenbacher)。贝克曼因她的政治影片为人所知,她的新作是怎样的呢?
CC:鲁特·贝克曼以写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极具争议的情色小说,《约瑟菲娜·穆岑贝歇尔》(Josefine Mutzenbacher)为起点,提出了与集体身份有关的问题。我们改如何处理这本小说?如何处理那不被允许的,即便是今天,依然令人不快的画面?或者正相反,它们如何得以成为了一种解放道德约束的载体?通过对于这些主题的研究,奥地利社会,身份以及文化问题都得以被揭示。
MP:是的,但她所强调的是男性的集体身份。电影中只有男性和提问的贝克曼。是的,男性在镜头前,女性在镜头后面。这是一种从开头就确立并再未改变的关系。来自不同代际,以及有着不同性向的男人对素材和彼此作出反应。男人们的位置设计为一切加了一层深度,它就像是一次心理咨询。
《美国日志》 剧照
《美国日志》(Journal d’Amérique)中使用的是另外一种纪录片手段,同样与过去相关联,阿诺·德·帕利埃(Arnaud des Pallières)将私人影像档案中的片段与反思性的间题相结合。其中有一个标题写的是,这部电影“是我的,也不是我的”——这该如何阐释?
CC:这里所牵涉的是作者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十分独裁的,可以轻易于其强加某种意识形态,就如同阿诺·德·帕利埃,以及奇遇单元中其他电影人们努力在做的那样。他的电影需要更为主动的观众。他通过将已经存在的素材与自己的创造相结合,发展出了一种十分矛盾的20世纪电影叙事,既属于我们,又不属于我们,它需要我们厘清自己的私人回忆。
单元中的第三部纪录片是由米特拉·法拉哈尼(Mitra Farahani)执导的《罗宾逊,周五见》(À vendredi)。故事聚焦于艾布拉希姆·格勒斯坦(Ebrahim Golestan)和 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两位影人之间的通信往来。我们能从这虚拟的互动中学到些什么?
CC:对话形式在今年“奇遇”单元的影片中十分常见,这两位年长艺术家对话的特别之处在于这其中所维系的玩乐性。当然了,那是蕴含着智慧的言语,也同样是与影像嬉戏的乐趣。它可以被比作一盘棋,也可以被比作是老人玩影像文字组成的电子游戏。这一切都因疫情所带来的孤立而更加强烈起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