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一个不断被解构和重新演绎的,流动的经典角色(3)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后蝙蝠侠狂热时代,作者对漫画做出的改变显而易见,比如抹去神奇小子罗宾,让蝙蝠侠重归当初孤身作战的义警。同时,他与犯罪分子无休无止的斗争(即使是在他最古怪的星际探险旅程中,这也仍是角色的一部分),也与20世纪70年代泛滥的流行心理学融合在了一起。蝙蝠侠背景故事的关键元素,长期以来只是不登台面的潜台词,现在却变成了每一期中当仁不让的核心信息:他的童年誓言化成了心理执念。
在20世纪80年代,弗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等作者更进一步,将蝙蝠侠的执念塑造成对反社会暴力分子的研究。
点燃少年心的黑色英雄梦
起初40年间,超级英雄的确是在满足儿童的梦想:不仅要强,不仅要快,还要天下第一——对于蝙蝠侠而言,就是要天下第一聪明。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漫画不是没有感情,它们流露出的恰恰是小学操场上最基础最原生的感情——快乐、愤怒、悲伤、嫉妒——这些感情随着情节发展迸发出来:罗宾怀疑蝙蝠侠要用蝙蝠女侠换掉自己,不开心,哭!
直到20世纪60年代,斯坦·李(Stan Lee)、杰克·科比(Jack Kirby)和史蒂夫·迪特科(Steve Ditko)创作出一批全新的漫威英雄,漫画内容开始变得细腻起来,少年们更微妙的情感波动进入了漫画世界:自责(蜘蛛侠),羞耻(石头人),被孤立(X战警)。更重要的是,这些情感不是单纯的表面反应,而是深入地挖掘了英雄们的内心。突然间,超级英雄有了人格。
超级英雄一旦拥有全新的感情和个性,就要承接读者们更为抽象的期望,仅仅跑得快飞得远已经不够了:这些英雄开始追求女友,承担职责,寻求人们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少年读者们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
就这样,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漫威英雄的少年意气一度席卷超级英雄世界,70年代老牌漫画公司“大内收”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助推。时至80年代末,蝙蝠侠已不再是言传身教的披风警察,而是一个沉默、偏执的孤胆客,或是一个郁郁寡欢的精神分裂者。
20世纪90年代初,当烫金版、浮雕版、手绘版封面的漫画以空前的规模蜂拥上书架,刚刚步入超级英雄圈子的少年读者们也不再是潜在顾客了,他们的呼声日益欢乐张扬。
此时的漫画文化,以过量的视觉荷尔蒙刺激为基础,充斥着厚实、肿胀、血管突起的肉体美学,它的前身是80年代兴盛的施瓦辛格式肌肉男形象。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英雄们个个都像惩罚者,浑身上下披挂满古怪的枪械;那么新时代英雄的惩治手段就更丰富了,他们用刀锋,用炮筒残暴地伸张着正义,敌方非瘫即残,再生侠(Spawn)、死侍(Deadpool)、榴霰弹(Shrapnel)、锁链(Cable)、喋血士(Bloodsport)、血性少年(Youngblood)、机体战队(Cyberforce)等都是这一时期的角色。One Batman analogue named Shadowhawk, for example, routinely maimed and paralyzed his foes.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