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销量400万份的《故事会》:网络时代如何生存?(4)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于是,吕佳换了一个讲法,“张三是一个逃犯,今天他趁一个机会逃了出来。”这是个标准的故事开头。她说,《故事会》上的故事一定是能讲出来的,如果把口头文学的要求放弃了,它就不是《故事会》了。
编辑的日常
从80年代开始,《故事会》每年都会举办笔会。笔会一般开一周,由《故事会》报销路费,作者们都很积极,坐绿皮火车去,到了站就有车来接,车上还准备了一大包吃的,水果罐头、榨菜和零食,有的作者舍不得吃,留着带回家给孩子。笔会的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去年疫情后才改为线上开会。
新编辑来面试时,总带着书生气。何承伟会问,你有没有想象过,以后要面对的作者可能是什么样的人?“他可能不是西装革履的、文绉绉的形象,而是抽着烟的、穿着拖鞋的人,可能是一个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写故事的人。”
故事会的作者都不是专业作家,几乎都来自民间。在给《故事会》投稿之前,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1987年,编辑部去浙江普陀山开笔会,来了三十多位作者,他们在文化馆、剧团和学校工作,也有农民和工人。何承伟建议他们,“要写最熟悉的生活”。
笔会上有一位来自广东的作者,他讲生活里接触的飞机上、豪宅里的故事,讲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他就写这些。作者崔陟写他六年的知青生活,他也写戏里的故事,他小时候爱看戏,常听京剧、相声。他只写悲剧故事。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写作一定要通过一种悲剧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很喜欢听别人的意见,大家知无不言,都很热情,当然自己得做主。”崔陟说,讨论完,每人拿着稿纸到房间里修改,改好后给编辑看,如果还不行就回房接着再改。每天深夜,他的房间里总有四五个人聚在一起聊天。
笔会散场,带着故事来的作者又带着一肚子听来的故事返程。通信的年代,信件走得慢,人也难得一聚,因此格外珍惜。“这里有一群热爱故事、志同道合的笔友。”作者崔陟说,“大家都有这么一种信念,相信来年还能聚,也就愿意把故事写下去。”
在那次笔会上,最令人唏嘘的故事来自龙江河。龙江河是江西人,在县文化馆工作。他说,那是个很“畅快”的工作,每周都能下乡,骑一辆自行车,在县城周边转,和各种人聊天,他随身带一个本子,听到有意思的事,就记下来。但这么多好故事,龙江河找不到人倾诉,“你跟人家讲,人家不听也不理解。”他写信给《故事会》的编辑。一封信去,一封信来,每月通三四封信,聊故事的构思,聊写作,也聊生活,编辑的回信里总是满满一篇的修改意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