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人文艺术访谈访民进中央宣传部长毛梦溪(8)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毛梦溪:对,是更替,或者说转换。我学生时代的诗,是带有青春自身的印记的,也许这种青春,也是共和国的青春;走向歌词创作,如前所说,是带有中年的责任感的,可以说,我们这个代际的人,与我们这个国家还是有些同步的,国家发展步入更科学、更理性的历史阶段,而我们也是这样。
ISW:这个说法太好了!我举双手赞同。还是继续从文化的角度,谈谈这种理性的具体性吧,比如——从您曾经是《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的主编这个角度出发,来谈谈文化之化?
毛梦溪:什么角度都可以谈文化,咱们不画框框。但文化也是老生常谈了,再也不像余秋雨现象那样引起广泛的热度。我们现在谈,多少有些自居文化人。不过,如果连这种“自居”也不允许,那么 ,文化可能是真的比较没落了,或者新的文化正在崛起,而我们好像还没准备好接纳。不过,我想到一种比较实在可触的“文化之化”,就是你在写文章的时候,怎么去感化读者——这也是“文化之化”。我为纪念中俄文化交流300年写的通讯《到遥远中国的长城脚下》,我找到的切入点是,普希金这位大诗人,从他与中国的渊源谈起,这样读者就会比较觉得亲切与可理解。写画家吴冠中捐画,新闻也就一笔而已,但如果从捐画者与受捐者之间共同的鲁迅情结去描述这件事,就好看了。在为《中国新诗百年.民进百名诗人诗选》作序时,这也是一个需要思考“如何化”的环节,如果只从诗歌分析的角度来写这篇序,也是可以的,但就体现不了百年新诗这种进程与跨度,以及其中磅礴、宏阔的历史感与进击感。
既然是“百年新诗”,就一定要展示这些方面,从哪里切入才会体现出来?从“百年新诗纪念大会”这里,从北大校长的致辞和著名学者谢冕教授的发言开始,从郑振铎、冰心等民进诗人开始,从五四开始,等等,才能体现出“百年新诗画卷”,让读者感受到百年诗潮之勃发、绵延与继承。这种感觉赋予和呈现的特质才是民进百年诗集的样子。我不是说我写得有多好,而是在说,新闻或者新闻事件的论述,依然须有饱满的情感,而不是平淡的记下发生的事情便可。
ISW:对,您这么一说,我们对新闻或者宣传性的文论无疑有了一种崭新的认知。同时,我认为这里也展示了您对新闻学的自信,这种自信与许多文化界人士对您的新闻观的评价上做出的一种评判或赞谥有一种能量的守衡。您在《雨过琴书》中也体现了一种“文化自信”,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自信”。比如,您说:“咖啡这种东西,没有进入泰姫陵,没有进入凡尔赛宫,没有进入白金汉宫,却在中国的故宫经营了6年之久。”这种说法,本身是很有冲击力的。从消费主义的角度来讲,咖啡之进军故宫,这是现代商业占领古代封建场所,替换旧式文化氛围,进入现代的一种转变。但从您的语言方式来看,这就大有不同了。您显然认为,这是一种经典文明与文化遭遇大俗,被迫接受西洋物质文化侵袭的一种文化灾难。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