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至20世纪初欧洲东方主义与地理建构中的亚洲与中亚(1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必须指出近代“中亚”的建构是沙皇俄国的“亚洲俄罗斯”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俄式东方主义色彩,也具有某种地理民族主义的含义。正如乌拉尔山作为欧洲和亚洲分界线具有强烈的建构性质,俄国地理学家实际也承认,“奇怪的是乌拉尔山脉这个庞然大物,从北到南(其长几乎占纬度二十度),纵观欧亚两大洲之间,但它无论在自然方面,或是在经济方面,都未能把这两个大洲分开,而是在它们之间建立了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俄)彼·彼·谢苗诺夫著,李步月译:《天山游记》,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8页。】
中国在被动进入世界体系之时,原有的朝贡秩序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近现代的世界整体格局改变了中国的对外视野,逐渐形成了更为明晰的周边与域外概念。近代中国接受了“亚洲”的概念,也就是接受了欧洲的分类体系。近代民族国家的构筑,关于疆域空间的认识日益深化,传统的“西域”认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分化,转变为对作为国内组成部分的中国新疆地区和作为国外区域的中亚的分类性认知。【袁剑:《从“西域”到“中亚”:中国的中亚认知及其历史变迁》,文化纵横,2018年第2期。】在东方主义的知识体系中,“中亚”已经不再与中国具有共时性的联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亚”长期作为中国“天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大量记录在清代“西域”为题的官修私修的史志中,不过这种记录也带有明显的“华夷之辨”特征。
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重新理解作为异域的“中亚”,需要在知识上超越欧式与俄式的“东方主义”,同时,也不能简单回到传统的“天下秩序”中去理解“中亚”。而是要基于大量域外民族志研究,通过扎实的社区研究和专题调查,或可更接近的理解中亚的人文与社会,以与中国共时性的视野来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注意的是“丝绸之路”也是一个东方学的概念。不过,它今天可以被赋予新的含义,它是亚洲内陆之间从不间断的内部空间联系的路网,从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到两河流域经伊朗高原直到地中海,它作为巨大商路网络连接起游牧、农耕与绿洲世界。丝绸之路其实完全可以作为欧亚世界体系的代名词。
总之,如何从地理观念上谨防陷入基于欧洲认识论和本体论上建构起来“东方学”的知识陷阱,将“东、西”方的二元认知简单相对化,而忽略了中国自身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需要一套超越东方主义的世界体系知识,避免以东方学的眼光去理解中国周边与域外,而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现代社会科学体系的成果基础上,开展大规模的海外民族志的调查,以建立中国自身为中心的世界体系和世界史学科。
【原文刊发于《青海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澎湃新闻经授权转发,有删改。】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