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刊论文|西方国家间战争、个体社会流动和福利国家的军事起源(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本文追随的正是后一支研究传统,即从三个意象的视角去观察政治现象。具体而言,本文跟随了彼得·古勒维奇(Peter Gourevitch)开创的路径, 将第二意象进行反转,以国际政治因素(国家间战争)来解释国内政治的变迁(福利国家的发展)。这一“反转的第二意象”的路径于古勒维奇之后在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均获得极大发展。理论上,后续研究细化了国际政治影响国内政治的具体机制。这一部分文献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解释国际政治直接影响国内政治的机制,第二类关注影响过程中的干预变量。在实证研究方面,反转的第二意象的思路被用于解释众多主题。自变量一般是国际制度、全球化、外部威胁与国家间冲突等, 因变量包括国内的选举政治、民主化、族群冲突与内战等。
虽然古勒维奇开启的研究路径成果丰硕,但却存在以下重要不足:反转的第二意象大多关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较少对个体层次做全面考虑,从而在理论构建和实证研究上都缺乏微观基础 (micro-foundation)。所谓微观基础,指的是政治现象在个体层次上的因果传导机制。在过去的20年间, 对微观基础的识别和强调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学和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共同诉求和趋势。 然而,当前遵循反转的第二意象思路的文献虽然关注国际因素如何影响国内政治,但是却对这种影响之所以能成立所必需的微观因果机制着墨较少。在这类文献中,个体层面的微观因果机制不是被置于理论假设之中,就是被直接忽略,殊少明确的理论阐释,更缺乏相应的实证检验。
这种对微观基础的忽视其实也是当前层次分析法的一种缺陷。虽然在相关文献中,对干预变量的研究不乏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宏观层面如何与微观个体互动的思考,但这些探讨大多将个体理解为决策者。这种处理虽然符合华尔兹最初对个体的设想,但却极大限制了层次分析法的解释力。这是因为将个体理解为决策者虽然方便解释主要受高层政治行为者的策略和决定影响的政治行为(如外交政策),但却难以解释很多并不由决策者完全掌控、主要受拥有具体偏好的公民个体的集体行动影响的政治现象(如制度变迁)。因此,要想理解后一类问题,我们必须放弃仅仅将个体理解为决策者的狭隘视角,将视野转向社会中的普通个人。然而遗憾的是,在当前文献中这种转向还尚未出现,大多是将作为独立干预变量或自变量的微观基础等同于广泛意义上的因果作用机制。
本文希望通过一个具体研究展示如何将微观因果机制引入对国际因素影响国内政治的研究,超越现有对反转的第二意象的分析,并凭借将微观基础中的个体延伸理解为社会中的普通个人,扩展对层次分析法的运用。换言之,本文希望对反转的第二意象和层次分析法这两类研究做出理论上的修正和贡献。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