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致命诱惑与黄金色的梦(2)
2023-05-20 来源:飞速影视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狄奥多拉及其侍从》
圣维塔莱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内饰的教堂,教堂内部除了精美的镶嵌画之外还布满了各种繁复的装饰花纹。众所周知,拜占庭风格以其复杂琐碎的装饰花纹而闻名,所以教堂中几乎没有一块空白的墙壁。从天顶到柱身,目之所及之处都布满装饰纹样。这种对建筑墙面进行全方位装饰的风格影响了克里姆特,并且非常明显地体现在之前提到的那两件装饰墙的作品上。“装饰要延伸到每一个角落”,这是克里姆特学到的一条原则。
圣维塔莱教堂的镶嵌画也给了克里姆特很大启发。这种用釉面小块马赛克砖拼贴成图像的方法会让图像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起来都在闪闪发光,并且微微凸起的马赛克会有种独特的质感。克里姆特之后在自己的画作中使用了大量圆形和方形的装饰图案,组合成了类似马赛克的效果。
当然,意大利之行给这位画家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镶嵌画底色中那黄金般的金色。克里姆特其实早在这次旅行前就特别钟爱金色,在19世纪末期的他的肖像画中就开始使用金色色块,以营造出标题与纪念碑般的效果。
因为克里姆特的父亲是个金匠,金色这种颜色在他童年起便伴随着他,也自然地出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之中。除此之外,分离派艺术家们也使用金色作为他们的象征,所以金色本来对于克里姆特就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这次意大利之行是推动这位画家进入其“黄金时期”的主要动力。这里所指的黄金时期并非指画家最杰出的时间段,而是指他的这一阶段的创作偏向于使用大面积的金色配合复杂的装饰图案。
金色原本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中就有宗教性的象征含义。如杜乔、奇马布埃和乔托等画家都喜爱用金色作为画面的底色。这并不是单纯的金色,而是添加了金箔的颜料。不单是因为金色是象征天国的颜色,还因为献给上帝的必须是人间的珍宝,比如黄金。这种作画方式不仅能突出人物,而且使用了特殊颜料的金色部分在不同角度会折射出光芒,所以画师们有时也在人物的桂冠和首饰等地方使用这种颜料以达到更强的装饰效果。
圣维塔莱教堂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启发了克里姆特,他更着迷于贵重的材料,之后在创作《生命之树》装饰墙时,因为主顾许诺经费无上限,所以克里姆特在作品上装饰了珍珠贝母、珐琅、黄金和祖母绿等贵重的宝石与材料,让整面墙金碧辉煌得不像尘世所有,简直就如梦幻的天国。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