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一条江与一座城的时代画卷(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片名《春江水暖》,取自苏轼著名的题画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电影以亚运会背景下富春江边的一场寿宴为引子,讲述了富阳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的故事:老大经营着一家饭店,老二是富春江上的渔民,老三独自带着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儿子举债度日,老四则像是长不大的老小孩。四兄弟的母亲(即后文中的奶奶)在寿宴当晚突然中风,引发的赡养问题使整个大家庭面临亲情和生活的考验。
尽管故事情节大多是生活中的琐碎,但电影的动人之处也正在于此。与其说人情冷暖以富春江畔的四季轮转为背景展开,不如说是富春江畔的四季轮转选择了这个家庭作为她的前景。如颁奖词所言,全片的视觉呈现取材于“书画同源”的美学传统,营造出中国长卷式徐徐展开的阅读感,运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优势,在时间空间等多个维度上绘就了独特的“时代人像风物志”。
从画卷到电影
“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王维《山水论》
在分析“电影长卷”这一概念之前,不妨把电影两个字抛开,将目光回到传统的长卷构图。
彭吉象曾在《艺术学概论》中提到, 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散点透视法使得视野宽广辽阔,构图灵活自由,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所谓“焦点透视法”,是在一个固定的视点下抓取所能看到的景象。在视角空间的局限下,视域外的景物被排斥在画面之外,很难完成动辄数十米甚至百米以上的长卷。与之相反,“散点透视”则要求画家作画时,在不同的立足点上进行观察——登楼远眺时所见的山高水长、玉簪螺髻,山脚细观下的亭台楼阁、市井人群,都可以在一个画面中并置。虽然这并不符合视觉规律,但却能使观者欣赏画作时仿佛置身其中,“景随人动”。
通过灵活变换观察方位,即使同一景色,也能呈现出“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丰富空间效果。在《清明上河图》中,张择端横向延展画面的叙事,将视点置于较高的欣赏角度,移步换景,便能在全局上把握画作的整体风貌;董源的《潇湘图》则让欣赏者和画面中的景物站在同一高度,景物随观者视点平移变化,犹如乘一叶小舟穿梭于两岸山水间。

《春江水暖》:一条江与一座城的时代画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