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一切社会问题、制度问题,统统在难以一探究竟的命运无常的必然性里,得到了解释和安慰,同时把这些问题予以了消解。于是,对人之命运的无奈哀叹,就不自觉地成了对不合理社会的有力辩护。这是小说所要揭示的人的悲剧,更是在不自觉中揭示的思想意识的悲剧、社会的悲剧。
——摘自詹丹《有命无运和有运无命》
鲁迅有关《红楼梦》的论述涉及面很广,但从林林总总的大量引用中,有一条主线若隐若现,如草蛇灰线般贯穿其中。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鲁迅最赞赏《红楼梦》求真的人生态度。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创作原则,并以这样的态度和原则,把小说自身的价值、地位与传统文学作了根本的区别。
鲁迅激赏于《红楼梦》的求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论及《红楼梦》时,从不吝啬对小说求真精神和创作原则的赞赏,从而清晰地凸现了鲁迅评判人事把真伪作为一个首要标准的重要性,并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这是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也是理解鲁迅自身为人和作品的一个关键。
——摘自詹丹《鲁迅最欣赏什么》
描写宝玉挨打的后续反应时,小说借助两种时空结构方式,写出了黛玉、宝钗等人在言行方面的对比性效果,从而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了人物特点及作品的思想艺术。
宝钗在探望过程中,既有言语的劝慰,也有落到实处送上的丸药。而黛玉去探望,献给宝玉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眼泪。眼泪是表达情感的最好符号,黛玉此时的眼泪,凸显了自己对宝玉的深厚感情。宝钗则相当含蓄,只是眼圈稍微红了一红。我们隐约可以感觉到,宝钗也是有情感的,但基本上还是以理性控制了,从而在“理”和“利”这两方面,体现出她的为人特色。
黛玉发现宝钗脸上有哭泣的痕迹,不由得嘲笑说:“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黛玉这样说的时候,似乎忘记了自己哭肿的眼睛,或者说,她正是记住了自己为何流泪,才以此理由想象了别人,并掩饰自己曾经的流泪。也许,对于黛玉的玩笑,我们不妨可以理解为,一个获得了宝玉倾心相许的人,对于他人的流泪,多少有了些看好戏的心情。
——摘自詹丹《后“宝玉挨打”的精彩描写》
就林黛玉本身来说,谨言慎言与尖酸刻薄,都是其内心无所依靠而显焦虑的一种表征。初进贾府时,要求自己谨言慎言,是就陌生者常有的自我保护意识而言的。后来,她在贾府中与宝玉一见钟情。宝玉的娇宠,使她能够有机会把这种焦虑稍稍释放出来。而从宝玉的包容,也可以确证宝玉对她的情感。这样,常常是宝玉在场的地方,黛玉那种尖酸刻薄的话语,就变得无所顾忌。似乎千言万语,远兜远转,最终都要落实在宝玉对她的重视上。她要把自己的特殊性,在宝玉心目中凸显出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