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之旅:分道而行的爱因斯坦与柏格森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文 / 梅剑华(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讨论时间问题的人,无不从奥古斯汀的那句名言开始:“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这话耐人寻味。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我们从四季轮回、日夜更替中理解时间。进入工业文明以后,我们从时钟、手表、电脑上读出时间。日常感知形塑了人类的时间认知,以至于当有人请爱因斯坦通俗地讲解相对论中的时间时,他幽默地举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一个男人和一位美女对坐一个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在火炉上坐一分钟,那么他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长期以来,时空问题就是科学家、哲学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20世纪物理基础观念的革新者,爱因斯坦对欧洲哲学(康德、马赫等)并不陌生;作为当代欧洲思想界的领袖,柏格森对当时的科学亦有深入了解。1922年4月6日,种种机缘促成了爱因斯坦与柏格森在巴黎的相会。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图片来自blog.public.gr)
那次历史性的会面由法国哲学学会组织,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如何理解时间。彼时,柏格森早已名满天下,而爱因斯坦的影响力则远逊于他。当时,柏格森发表讲话提出:物理时间之外尚存在哲学时间,哲学时间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时空观并不冲突。爱因斯坦则针锋相对地表示:“哲学家的时间并不存在”,只存在物理时间。这是20世纪哲学家和科学家之间最为重要的一次争论,究竟谁拥有对时间本性的最终发言权?回答这一问题殊非易事。
早在1889年出版的《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中,柏格森便提出,时间并非抽象的形式,而是与生命和自我粘连在一起的实体——这成为他获得192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他称时间为‘绵延’(duration)……所谓的绵延可以通过集中的内省而意识到,所以它是由外而内的向心意识”,“我们通常所谓的时间,与绵延完全不同,那是以钟表的机械运动或太阳的运行过程来测定的。这种时间只是由精神和行动所构成的形式……只适用于空间的形式”。这一授奖词明确支持柏格森的立场:不存在唯一的对时间的理解。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