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2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一过程同时伴随着“现代性”的自觉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其形成有赖于两方面的力量——其一是中国传统的、内源性的力,其二是西方的、外来的冲击力。两种合力的共同作用下,首先有了乐嘉藻复杂的社会经历和社会角色,进而有了乐嘉藻“建筑观念的变化”和“学科观念的混杂”。因此无论是乐嘉藻其人亦或其建筑史研究,均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中西杂揉、传统现代交织的面貌。而这一复杂性面貌恰能折射出建筑学或建筑史这一外来学科在中国本土转化、落地生根的过程。因此对于乐嘉藻的个案研究也就具有了超越个体的更大意义——或可对如今的建筑史和学科史研究有所助益。
02
《发现佛光寺——从佛教名刹到世界唐构》
作者:滕静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陈捷

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论文简介:文章主要围绕“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发现佛光寺内东大殿为唐代建筑”这一事件,讨论“何为发现”和“为何发现”两个问题。
事实上,在梁思成之前,佛光寺作为佛教寺庙一直持续有建筑营造与宗教活动.因此本文将梁思成的发现定义为一个新视野的发现、一个新身份的发现。他将佛光寺以中国本土的唐代木构建筑遗存的身份,纳入学术视野中。
“发现佛光寺”这一事件已不仅仅是梁思成与佛光寺两者之间单一的双向关系,也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是中外学者在那个时代学术碰撞的火花。然而却因为现实的社会原因,匿藏其中一些细节,最后呈现在后人眼中的是一个近乎传奇的建筑史佳话。
03
《“乾隆样式”——18世纪藏传佛教建筑写仿中的“都纲殿”》
作者:张清澄
(2021届人文学院硕士)
指导老师:陈捷

2021中央美院毕业季丨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人文学院


论文简介:所谓“乾隆样式”指18世纪在北京、承德等地敕建藏传佛教寺庙中的一种佛殿的样式,号称仿照西藏“都纲法式”建成。之所以称之为“乾隆样式”是因为它是乾隆时期独有的,且在皇帝意志主导下形成。该样式的建筑特征为,以方形攒尖顶大殿为核心,四面或三面以群楼围绕。本文将该建筑类型置于乾隆时期藏敕建黄寺营建写仿西藏重要藏传佛教建筑的宗教、政治语境下进行研究,结合图像资料和大量清宫档案史料,对建筑实体和内部供奉体系进行了来源考证和意义阐发,认为该类建筑与宫廷联系紧密,从建筑实体到供奉习惯都是皇帝个人意志主导下,清宫内廷皇室宗教生活的缩影,其构造手法是主要运用汉式宫廷建筑的一些列常用元素,部分添加入藏式、蒙式寺庙建筑元素组合而成,以达到与所写仿对象形似的目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