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驱(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白话文兴起的当时,社会迫切需要对白话文的写作加以引导,为此,陈望道从实际出发,撰写了《作文法讲义》(1922),这是中国第一部讲解白话文作文法的专书。后又为助力新文学运动和语文新发展,“积十余年勤求探讨之功”撰成《修辞学发凡》(1932),成为中国第一部有系统地兼顾古话文、今话文的修辞学专书。
陈望道在20世纪30年代为了反对“文言复兴”,进一步改革白话文,组织和发起了“大众语运动”。他发表了《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建立大众语文学》《大众语论》《文学和大众语》等一系列理论文章,明确指出“大众语”必须“语文统一”。“这合一或统一的程度还不止所谓文字‘明白如话’就算,必须慢慢做到写的文简直就是说的话一个地步。”“将来大众语文学的基本形式一定就是用语作文,而语又就是大众的语。用语作文便是文和语不相分离,便是‘语文统一’。”这也是对语言文字的社会属性、交际功能的阐发。与此同时,在《太白》杂志上首创“科学小品”新文体,形成一股新风,为大众语的写作做了探索和尝试。这是“文言”与“白话”争论的最后一仗,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提倡文言的社会潮流,推动了白话文的大众化。
第三,推动文字的简便化。陈望道是汉字简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主张文字要改革,但不赞成废除汉字。对于汉字运用要求“简写简印”,主张把“通行于平民社会的简体字”“在各种正式的文章上用起来”,“使得写也便利些,学也便利些。”他提出汉字使用的三原则——“简(笔画简单)、便(书写顺便)、明(明白易认)”,这也是文字简化的科学原则。
1935年,陈望道组织200多位文化人士和15家杂志社联名提倡手头字(简体字),联名发表《推行手头字缘起》。并在他主编的《太白》刊物上率先使用。在当时广泛的社会反响下,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然而次年就“夭折”了。“手头字”的历史成果最终为新中国的简化字所吸纳。
在文字形式的改革之外,采用新式标点、实行横式书写,也是陈望道很早就提倡的:1918年撰写《标点之革新》,1919年致信《新青年》,发表《横行与标点》提出汉文横写的新要求。他指出传统书写“文不加点”带来的明显缺陷,并指出标点革新比起文字改革更应先行着手:“文字本身究宜改革与否,关涉綦多,不易猝断。……则革新标点,其事又重且要于革新文字者矣。”而“革新标点,有宜先定者一事,则文字之纵横行是也。”这无疑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标点和横行现在已习以为常,而当时的倡议则是一项重大而艰难的革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