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老三界之外,上海第四界是指哪里?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在愚园路某一条弄堂的弄口,有一块被砌进墙角的花岗石,上面隐隐约约能看到漫漶的英文字迹,但难以辨认了,据看见过的人说,它的另一面有更清晰的英文字母,经推敲,可能是一块界石,或界石的部分。这块界石何以流落到此,已难以查证,好在石还在,可以作为当年这里曾经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地区的注脚。所谓“界石”,是指上海公共租界为确认道契或地产分界而树立的分界标志。据薛理勇先生估计,上海还能找到的界石已不足百方。

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老三界之外,上海第四界是指哪里?


愚园路某弄口的界石

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老三界之外,上海第四界是指哪里?


愚园路的一大历史地理特征是“越界筑路”,在开讲座时,说到这一概念,一些听众往往一头雾水,有闻所未闻的迷惑表情出现,必须逐词逐字解释,“越南”的“越”,“租界”的“界”,就是越过租界筑的马路,也叫“界外马路”,方有所明白,写到纸面上就容易理解得多了,但对越界筑路所形成的“界外马路”,其特定的丰富内涵,非专业人士,恐怕了解得也不会太多。真要将“越界筑路”的历史和内涵解释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旧版《上海通史》各章节中虽对此有片段论述,却达不到专精深入的程度。有一次与历史学家熊月之先生说及,他也颇以为然。
越界筑路,顾名思义,就是租界当局越过原有租界界址修筑的道路,从1860年代起至1930年代,两租界或以军事原因,或以开设、维护公园、跑马厅等休闲场所名义,越界筑路。工部局或公董局设置巡捕对这些道路进行管理,竖立电杆,钉定门牌,维护治安,向沿路居民征税,使得这些地方成为租界的附庸。鲁迅先生有一段时间即住在越界筑路地区,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出于讽刺,鲁迅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称之为“且介”,出版了《且介亭杂文》。
其实,越界筑路与租界面积扩充,有联带关系。我们可以以静安寺路和愚园路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1853年至1863年间,为防御太平军,由戈登(就是我们小学历史课本中那个被清廷雇佣,最后被太平军毙命的“洋枪队”头子)令筑许多界外军路,如徐家汇路(今华山路)、新闸路、马霍路(今黄陂北路)、极司非尔路及愚园路最东头的那一小段等,军事结束后,由工部局负责管理,并修理为“马路”。越界筑路,即以此为藁矢。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