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老三界之外,上海第四界是指哪里?(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1862年,为跑马所筑的静安寺路,因为收入日益减少,不足修整开支,该路股东遂开会通过议案:如果工部局担保将来能不收捐款而对道路加以修整,则股东愿将此路永远交给其管理。此议由“静安寺路管理委员会”致函工部局。工部局鉴于其市政管理范围限于租界界内,对于接管静安寺路一事不得不暂行搁置,但觊觎之心早已有之,且不但对于静安寺路了然于胸,而且因静安寺路想到了太平军进攻上海时筑在租界外的那几条军路,只是还需要借助于租地人年会这个名义上的“法律形式”。所以问题提到4月18日的租地人年会时,工部局主席W.Keswisk马上表示赞同提案:“此等路实为居留地之咽喉,倘不维持良好,则西侨社会之健康,当受损害”(《费唐报告卷三,页三》)。所谓的危及健康,是因为西人视西区郊野为呼吸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的“肺部”之所在,同西方19世纪因传染病而起的郊区化运动也有一定关系。
用今天的田园城市生态观念来看,话不能说完全错,但却说错了地方,在他自己国家说就对了。为了西人社会的健康,而肆意在一个主权国家扩展“国中之国”、“市中之市”,也是滑天下之大稽。然而,在一个自身无力与外强抗衡的国家,也只能逆来顺受了。
结果,租地人一致为其“健康”着想,主张接管“上海的肺部”,并通过议案:“兹授权继任董事会,以并无欠款在外者为限,接管吴淞、静安寺及周围诸路,并善为修整”。
根据这项决议,工部局便不问道路地基是否为华人私有,开始接受界外道路,这当中,便包括了静安寺周围当时还没有命名的愚园路最东边一段。
工部局扩充租界的理由始终围绕着西人的“康健”且越来越奇特。
1895年的工部局报告中有如下一段记述:
见于界至以内及其邻近华人人口增加之状态,粉厂、丝厂,与正在创设之同性质工厂之数目,以及此后房屋居民二者自必然有增无已,现有界至以内可供应用之地位势非拥挤不堪,决不足与此种扩张以相当之适应,此乃显而易见者,而外国居民常与数额众多之华人贴邻相处,复足危及其康建,吾人不容或忘。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嫌中国人脏乱差,影响西人的健康。抢住到别人家的地方,却嫌别人家脏,这是殖民者的无厘头逻辑。然而,相对于具有先进市政管理的西方文明,脏乱差却又是事实,霍乱等传染性疾病在当时也确实致死很多人。
吊诡的是:当地官员缙绅对于扩充计划居然绝少或毫无反对,华人地主阶级甚至对之尤表好意。因为纳入越界筑路区域的一大好处是地价上涨,“土地经收买或割让以充建路之用,地主能获得优厚之地价。余地之价值,亦因开辟道路之结果而高涨”。同时就业机会增加,促进货物流通。按照熊月之先生的研究:“建筑道路之实际工作,给与各乡民以有酬劳之役使。道路筑成之后,交通更形便利,使农产物,得运至租界市场发售”。从市政管理而言,越界筑路两侧居民,受租界巡捕管理,缴纳相关税款,享受市政利益较多,如求医、入学、公园游览、卫生条件有所保障及其他隐性利益等。仅以愚园路附近为例,越界筑路以后,工部局在市政事业方面于今静安公园处建成静安寺外国坟山(1880年左右)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