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指尖上的百年传承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以下文章来源于零度往上 ,作者张錩
零度往上.
在他们身上,看见我们自己。
当代“泥人张”既要继承也要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互补的。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创新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新的、立于当代的艺术语言。

“泥人张”:指尖上的百年传承


▲创作中的张錩。
张錩,1942年生于天津。自幼随父亲“泥人张”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学习泥彩塑。1981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研究生班。现为著名民间艺术家,“泥人张”第四代传承人,中国民协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历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教研室主任、装饰艺术系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创作上,继承了“泥人张”彩塑艺术的精华,又借鉴了国内外姊妹艺术,形成了造型夸张简洁、形色统一的现代装饰风格。代表作有《火烧望海楼》《生死牌》《聊斋》《白蛇传》《92中国友好观光年吉祥物—阿福》等。
2008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2年-2012年荣获“北京市级、国家级优秀教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泥人张”:指尖上的百年传承


第一代“泥人张”张明山(1826-1906)在18岁时,做的几个彩塑人物作品,在天津的影响特别大,他因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天津老百姓就讲:“姓张的做嘛像嘛!”意思是做什么像什么,因此得名“泥人张”。
题材与风格随时代而变
张明山的取材范围是比较广的,像人物肖像、古代传统故事,还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继承张明山彩塑艺术事业的有其五子张玉亭和六子张华堂(“泥人张”第三代张景祜之父)。不幸的是张华堂英年早逝,在彩塑技艺上继承前辈、卓有成就的是张玉亭。张玉亭作为第二代,他的作品更多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生活,比如《三百六十行》。在他作品里还有突出表现的是民俗题材。第三代就是我父亲张景祜(1891-1967,师从伯父张玉亭)。他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从题材到艺术形式都延续了第一、第二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就参加美术工作队了。此间他的作品取材更广泛,更强调反映现实生活了。比如他在50年代创作的抗美援朝系列作品《铁甲军》《老美投降》等,并为55个少数民族各创作了一件作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