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达尔走了,我们为何如此悲伤?(12)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2010 年,年岁渐长的戈达尔似乎对其他导演变得更不耐烦。©Gaetan Bally/EPA, via Shutterstock
随着年岁渐长,戈达尔似乎对其他导演变得更不耐烦。他曾和新浪潮导演中和他走得最近的特吕弗激烈争吵。
他对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的态度尤为苛刻。在他 2001 年拍摄的电影《爱的挽歌》(In Praise of Love)中,有一对在法国抵抗运动中参与战斗的犹太夫妇,斯皮尔伯格的代表则想方设法想要购买这对夫妇记忆的电影版权。《纽约时报》评论家A.O.斯科特(A.O.Scott)在 2002 年评论这部电影的酸味时写道,它“为戈达尔从电影界最伟大的激进分子向最古怪的反动派转变之旅画上句点。”
戈达尔的性格和他的许多电影一样令人难以接受。传记作家一页又一页地写下他争吵与决裂的细节。1973 年,特吕弗的《日以作夜》(Day for Night)上映后,他和特吕弗发生争执,一直到 1984 年特吕弗死于脑瘤,两人仍未能够冰释前嫌。1987年,戈达尔和卡琳娜在一个脱口秀节目的采访中重逢,在被问及两人恋情时,戈达尔回应冷淡,导致卡琳娜当即离场。
对戈达尔的反犹指控曾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多次浮出水面,而他的言论和部分电影更是给这些指控火上浇油。2010 年,他在接受采访时的回应一如既往地令人费解。
他说:“地中海的所有民族都是闪米特人(Semites)。所以‘antisemite’是反地中海的意思。只是在大屠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词才被用来针对犹太人。它并不准确,且毫无意义。”

戈达尔走了,我们为何如此悲伤?


尽管戈达尔本人充满缺点,他的电影也没有什么主流受众,但他仍深刻地影响了许多充满抱负的电影人,过去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就以戈达尔的电影标题《法外之徒》为自己 1991 年成立的一家制作公司命名。
塔伦蒂诺曾说:“对我来说,戈达尔之于电影,就如鲍勃·迪伦之于音乐,他们都彻底改变了这两种艺术的形式。
戈达尔坚称,尽管他对当代好莱坞感到失望,但过去那些伟大的美国导演仍然让他无比倾慕。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