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故事,是如何传遍全国的?(5)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针线包》
在这之后,吕兴臣愈干愈勇,撰写了一系列以八连为中心的新闻故事,比如《行军锅》、《工具箱》、《一分钱的故事》和《三十八个补丁的衬衣》等,全都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好素材积累得多了,张锦堂萌生出了将其串联起来的想法,同事方远提议将这些小故事合并成一篇完整的通讯,得到了一致赞同。张默组长向《解放日报》的总编辑魏克明、副总编辑王维提出,以“艰苦奋斗”为主线将八连事迹汇总成一篇通讯,得到了上级的批准,还答应将其特别安排到头版头条,并配以社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张默为此召开了专题会议,并邀请部队通讯员吕兴臣加入。起初吕兴臣的写作方式不得要领,只是将先前的小故事简单地堆砌拼凑在一起,尽管写了一万七千字,但可读性不强、质量不高,初稿遭到了否决。但他并未气馁,在张锦堂和张默悉心的专业指导之下,他决定沉下心来,花费半年的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采写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扎实的筹备工作使得吕兴臣的第二次写作取得了很大进步,成文经过张锦堂等人的压缩修改,最终顺利通过审核。1959年7月23日,这篇耗费了多人心血的长篇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终于登上了《解放日报》的一版头条,同时配以《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上海人民学习的榜样》社论,向上海市人民展现八连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事迹。

“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故事,是如何传遍全国的?


《解放日报》通讯:《南京路上好八连》
这篇通讯刚一见报,就在上海新闻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劳动报》、《文汇报》与《新民晚报》等媒体争相报道。好八连艰苦奋斗的故事一时在上海人民的口耳相传中家喻户晓,传为美谈。
八连故事走上舞台、银幕
好八连故事真正走向全国,传遍千家万户,则要归功于《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享有盛誉的话剧。
自从《解放日报》关于八连的那篇通讯走红后,便引起了上海警备区党委首长的高度重视。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的王必成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八连的培养和宣传,争取让八连的精神在全军、全国发扬起来,还产生了将其搬上舞台的初步想法。
1960年初,南京军区司令许世友向南京军区文化部副部长沈西蒙介绍了好八连的事迹,并拜托他可否为八连写一部戏。沈西蒙是新四军出身的剧作家,具有丰富的剧本写作经验,曾担任著名电影《南征北战》的编剧。他跟随王必成到八连参观后,就被战士们的精神风貌深深感染了,提出要在这里当兵一段时间,熟悉连队生活,寻找创作灵感,于是他就被编入了八连二排四班。随后,为了作品能够呈现出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与贴近现实的剧情,前线话剧团二队队长漠雁和其他演员也来到八连,与战士们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作为报道八连事迹第一人的吕兴臣,也受命参与剧本的创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