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研究︱王笛:文字表达与学术写作(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四是可以用软件朗读,反复听,现在许多软件都自带朗读功能,也可以下载朗读软件。听到句子不顺、意思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随时停下来修改,然后继续听。听一遍如果不够,可以反复听。
检查和修改文字,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找别人帮助看。做学术研究的人可能都有体会,做一个课题,经常是几年甚至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过程,由于对这个课题太熟悉,往往对内容的敏感性降低,不容易看出文章中的问题来。可以请同学、同事、朋友或者同行甚至自己的学生看看,也是发现问题不错的办法。现在我的论文和书,在给杂志和出版社之前,尽量请我的学生(也是研究助理)再过一遍,往往会发现新的问题。
其实,我自己的每篇文章和每本书,无论是英文稿还是中文稿,都是经过了反复修改。特别是由于英文不是母语,修改起来就更花功夫。《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英文版,经过了多次脱胎换骨般的修改,不算在电脑上的数次大动干戈,仅全书打印出来的修改本,便不下十五六稿。2005年这本书获得了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中文翻译版也是经过反复修改,问世后,书很是火了一阵,是《中华读书报》2006年年度十佳图书。成都有私人博物馆托人说要买那些原稿,只可惜没远见,早送去了资源回收,错过了“发财”的好机会。我在斯坦福大学出版的《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一书,初稿2004年就完成了,修改了4年,到2008年才出版。稿子每从头到尾大改一次,就另存一份电脑文件,到书最后定稿,整整12个版本!
我有一篇英文论文,2006年开始写作,2010年写完,修改了4年,2014年才发表。
虽然修改稿子要花时间和精力,但是对提高稿子的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而且这种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们都知道,一旦文章发表,就会跟随作者一辈子,和自己的学术名声联系在一起,所以一定得非常慎重。现在我已经养成了习惯,每当有研究生毕业,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我都会反复叮嘱,在上交论文的最后版本之前,一定要反复检查,尽量杜绝错误。对有些论文,虽然不甚满意,要求学生做内容的大改不现实,但是做文字的最后检查和梳理则是相对容易且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二、关于文字表达的一些建议
文字表达方法有各种形式,包括描述、叙事、讨论和分析等,而这些都是通过具体文字体现出来的。总的来说,文字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想到你的文字是为了让读者了解你所讨论的问题、所论证的观点,而不是看你的辞藻如何漂亮。写论文毕竟不是写小说或者散文,不要求文采飞扬,但求文字清楚、准确、严谨、合乎逻辑。不过,如果在上述标准的情况下,文字又很精彩,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