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麻雀问题”的全球化与灭雀运动(11)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以军事化战斗方式剿灭麻雀在各地普遍开展。
1959年下半年各地出现严重的虫害,促使高层领导人反思灭雀运动与虫害问题可能存在关联。一些生物学家提出要为麻雀平反,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向高层领导人提交了麻雀问题的最新报告,报告指出:对于麻雀是益鸟还是害鸟,国内外科学家意见不完全一致,一般认为由于地点、时间不同,益处和害处也不同。如城市、林区、果园和农作区不同,不同季节也不同,在谷物收获季节危害最严重;有些科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提消灭麻雀;许多生物学家都认为修改后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1957年修正草案)还是比较合适的,但有的城市没有很好执行。11月29日毛主席在报告上批示印发杭州会议参会者。随后中国科学部于1959年12月29日和1960年1月9日召开两次麻雀问题座谈会,成立“麻雀研究工作协调小组”,公推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童第周为主任。
1960年3月,毛泽东在指示“麻雀不要再打了,代之以臭虫。”全国性的灭雀行动开始停止。1960年4月10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将除四害中的“麻雀”改为“臭虫”,轰轰烈烈的灭雀运动到此结束。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打麻雀运动”
1950年代的灭雀运动不仅是一场针对麻雀的灭杀行动,也是一场“训练人民”的运动,人民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的全民参与、行动一致,为此后各种活动开展提供了经验与模式参考。这种运动的发生当然与领导人的个人经历与因素有极大关系。但苏联在1930年代也有过集体的灭麻雀行动,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归结于领导人因素了。当时的这一行动被介绍到国内时,还被视为奇谈:“这真是奇特的命令,闻所未闻的奇特命令。苏俄各乡村的官吏,最近忽从莫斯科的克拉美陵宫(笔者按:克里姆林宫)中,得到捕捉一万三千五百三十个麻雀的紧急命令。乡村官吏,虽则对这突如其来的命令,有些惊奇,但中央政府的命令,谁敢违抗,当然只好奉命唯谨,火速进行。各处举行群众大会,将中央的命令,公布于众。各乡村上的人,得到这命令后,大家也日夜热狂地捕捉麻雀,认为这是一种爱国的责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