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麻雀问题”的全球化与灭雀运动(1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为了解麻雀是否有经济价值,美国在1880年代还曾对鸟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做过系统调查,并于1883年成立了鸟类学家联合会(The American Ornithologists’ Union ,AOU),在成立的第一年就开展了三项调查研究:一个是关于北美鸟类地理分布,一个是鸟类迁徙研究,第三个即为“英国麻雀”的经济地位,而第三个研究直接导源于当时国内的麻雀争论。但开展麻雀调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学会无力开展,呼吁国会拨款支持。1885年大量的调研工作被美国农业部接管,而且美国农业部专门成立了一个鸟类经济学调查司,为鸟类与农业关系提供了制度上的合法性。调查人员通过对北美各地搜集的麻雀进行胃部解剖,这种“科学”实证性的调查方式为美国麻雀与农业关系走向奠定基础。1889年美国农业部即在大量调查、搜集证据基础上发表了一份公报,公报以详实的数据说服对麻雀还存在非理性情感同情者。
有麻雀同情者,表示仍有许多人认可其在防治害虫上的经济价值,但1930年代这种认可就被农药杀虫取代了,即防治害虫不再依赖于麻雀鸟类,而直接用化学杀虫剂,这种趋势在1940年代后变得更普遍。当然,这也导致美国在1950、1960年代由于大规模使用杀虫剂而出现严重的生态问题。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此背景下产生。而中国1950年代对待麻雀时,从一开始就将其视为偷到粮食的窃贼,与国家要求粮食增产的愿望产生矛盾。因此,中国的灭雀行为没有经历长时间的酝酿与发酵,很快就在全国号召灭杀,这在根本上与国家粮食为纲的战略目标有关。
中国的灭雀行动是在农业发展规划过程中被提出的,从农业“十七条”到“四十条”,国家一直在强调增加粮食产量。1955年11月国家提出农业发展十七条,其中第十一条就是要将南北方的粮食亩产量提升,并给了一条标准线:“在十二年内(1955~1967),平均每亩粮食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要求达到四百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五百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八百斤”。1956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提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将农业十七条扩充为四十条,其中涉及粮食增产的内容变化不大,但更为细致。第十五条提及增产的方式中要扩大复种面积。即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按照不同的地区,把耕地的复种指数分别平均提高到下列的水平:(1)五岭以南地区,要求达到230%。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