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一周”·深度|50年前的跨洋握手,半个世纪的启示(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尼克松曾说,这次访问是“改变世界的一周”。从2月21日抵达到2月28日回国,这一周到底发生了什么,被赋予如此巨大的能量?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抵达中国的第一天,刚下飞机就留下历史性一幕:周恩来亲到机场迎接,两人紧紧握手,足有一分多钟。“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周恩来说。
访问首日的最高潮无疑是毛泽东与尼克松的会晤。原定十来分钟的礼节性会晤“严重超时”,延长到1个多小时。就中美关系与国际事务,宾主相谈甚欢,幽默风趣,又语带机锋。
在东道主精心细致的安排下,尼克松的一周行程丰富紧凑:踏访北京、杭州、上海三地,游故宫、登长城、观赏熊猫、泛舟西湖、参观上海工业展览会、品尝中国美食……
一边欣赏中国风景、感受中国文化,一边更需商讨中美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尼克松与周恩来举行了4次会谈,共计12小时,两国高级官员也进行了多番磋商讨论。
最后,一份历史性文件问世,也为“破冰”之旅郑重画上句号。2月27日,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并于28日发表。
公报的谈判异常艰辛,双方字斟句酌,锱铢必较。就在签署前夕,美方还对公报内容提出多处修改,特别是对台湾问题的措辞提出异议。毛主席说,除了台湾部分不能改,其他可以商量。
公报的格式异常独特,先亮明分歧,再书写共识。这种打破常规的创新方式在过去的外交文件中很罕见。
吴心伯表示,《上海公报》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第一个公报,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基石,确立了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原则和路径。特别是在最核心的台湾问题上确立了一个中国原则,美国承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改变了此前对台政策的模糊表述。
“《上海公报》蕴含的最大智慧是求同存异。”吴心伯说,它不是按照一般外交公报只讲共同点,不讲分歧,而是先讲分歧,再讲共同点。这显示出双方既承认差异,又寻求共同点,在此基础上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徐步指出,《上海公报》开创了中美两国关系的新纪元。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同美国签署的第一份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双边外交文件,表明了美国对新中国立场的根本转变,展示了美国那一代政治家对历史趋势的深刻洞见。《上海公报》的核心是相互尊重,关键是承认彼此不同的社会制度,目的在于谋求实现世界和亚太地区的和平。
“公报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要做的更重要的事情,是建立一座跨越16000英里大洋和22年敌对情绪的桥梁。”尼克松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