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与形名:恒山哲思的自然智慧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物象是物质之象貌,形名乃意识之源名。物象是象之物,也是物之象;形名是形之名,也是名之形。踏足恒山,直面北岳,自然思考关于山的哲学。山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杰作,名山更是人与自然界共生共荣的奇迹。从恒山之物象到恒山之形名,从具体实在到外在名称,恒山是一座意境深远的名山,更是一座蕴含儒释道哲学精神的奇山。这种凭借恒山所生发的哲学精神是一种儒释道文化内涵相互融合的体现,以形而下的空间所在托举形而上的观念契合,恒山山脚的悬空寺则是实物俱在的明证。在此,我们目睹了儒家是炎黄故土的底色,释家是汉唐以来的慈悲,道家则是恒山在地的风范。因此攀登五岳之北的恒山之于哲学,如同存在之于思维的触动,物质之于精神的启迪。况且,恒山作为特殊的山岳之于自然,非同一般,非常深刻,如同恒山有恒物、恒山有恒形、恒山有恒名、恒山有恒象、恒山有恒思。
一、 恒山有恒物
恒山是物之典范。从质料因的角度融入,
恒山是因为土石树木的存在而成为一座山,更缘于山之厚重博大而成为一座名山。无物不成山,无恒物更不成恒山。因为若无沙土石草树之物的堆积,恒山便无所在,更无来源。
恒山的伟大,在于物与物的勾连,更显得其有恒物。这种物的凸显,不是变化之物的客形,乃是恒久之山岳的矗立。风雨沧桑,时光荏苒,一沙一世界,一石一人生,实见物之功力。从可见之物到可感之物,从可思之物到可悟之物,物物不同,物见奇妙。从自然之物,到人工之物。宝物固然可贵,平凡之物也是神奇。睹物思人,更显意蕴深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恒山的山水林田湖草更是一个有机融合之地。北岳是主水之地,山水相连,天地一家。水乃世间之恒物,滋润山田,灌溉林草,积聚河湖。这里的水所蕴藏的道法自然之思想及其对自然生命的尊重,让恒山更成为一座挺立道家哲思的圣地。春夏秋冬,风物有情,心有铭记,恒山常在。
二、 恒山有恒形
恒山是形之奇崛。从形式因的角度分析,恒山有巍峨之形,恒山更有峻朗之貌。恒山看似是一座平常的山,也正是一座极不寻常的山。恒山之形,刚柔并济,相合相生,往复看似遥远,历久终是不变。《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言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林是木之聚,岩是山之台。只要物在,形就在。只要形在,自然就在。因为山之形勾勒山之物,山之物支撑山之形。缘于山之物形俱在,山之自然才能和盘托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