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房子里看夕阳,是都市人最大的浪漫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能在自己的房子里看夕阳,大概是现在都市人最大的浪漫。这其实涵盖了三个条件:有房子、下班早、视野好……理想的居所,恰恰是我们理想生活方式的最大代表。
本文节选了三位建筑师为自己或者朋友设计的房间,他们或是在拥挤城市中努力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园林、或是回归山林与原始生活……这些建筑不是单纯的屋顶和墙,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空间。
本文摘编自《理想的居所》。
建筑师王澍的自宅
尽管房子只有50平,他依旧需要一个园林
34岁时的王澍,依然是个离经叛道者。1997年,他正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在西湖边的灵隐寺附近,他与妻子陆文宇租了一位茶农的房子。此时,王澍正在读同济大学建筑系的博士学位,平时有一搭没一搭地做点零工,家里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妻子一个人。
与此同时,当年王澍的大学同学们,已经在各自的领域内工作了近10年,那正是国内房地产起步的阶段,大量的商品房在各地拔地而起,他一直躲着这股潮流,“这个时代钱太多,但不属于我”。
王澍,2012年凭借“宁波博物馆”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随后的10年,王澍“在民间给人家装修房子”,蛰伏在西湖边,没有做建筑,整日在想怎么做建筑。1997年,单位分给了他一套两室一厅的福利房,这套房子在杭州长板巷的一座七层公寓的顶层,层高2.85米,室内面积只有50平方米,无甚出奇。
漂泊多年的王澍当然是喜悦的,这个三扇窗,一扇朝南、两扇面西的小房子,是他定居的起点。一向特立独行的王澍自然不会让它变成普通的住宅。适时,王澍刚刚细读了童寯先生的遗著《东南园墅》,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在一个中国文人的生活世界中,他的诗意安居需要一个园林。
这个园林是“他从世俗的忧烦和日常劳累里提供一处避嚣场所”。园林里容得下某些反常的习惯,不合情理的习俗,以及些许轻率与荒唐,这是一种宽纵而非强制的领域,一个无法排除在文人视线之外的场景,无论任何年代。
两室一厅是一个俗常的格局,是社会内在规范的外在意象。这个房子是一种话语体系,王澍要重建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