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群:淹没的声音——克拉拉·舒曼引发的思考(3)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明褒夹杂着暗贬。对于所谓风格,克拉拉是有选择、有变化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曲目,也有不同的处理。在演奏肖邦降 A 大调进行曲中间段落的低音同样有力,通过节拍的严格控制,克拉拉才实现了肖邦的意图:用强音和对应节奏的低音来体现曲调的强度。男性评论家们也许从来没有听过晚年的克拉拉演奏莫扎特的 K.488 和 K.533。在弹奏其中的慢板乐章时,她总是“充满了泪水”。而这种“示弱”却轻易不在公共场合显露。用克拉拉的话说:“观众根本体会不到这种音乐的美,我心情激荡,恨不得去拥抱世界,他们坐在那里根本无动于衷。”就像她不会逢迎评论界一样,在音乐会上,克拉拉也不去讨好观众,说到底,一切都是从作品出发。
追求音乐的精确度,每个声部甚至每个音都要求准确,不盲目追求现场效果的人,在克拉拉的年代并不多见。李斯特夸张的台风、眼花缭乱的炫技、哗众取宠的表达,与克拉拉的追求判若云泥。她的分句独特而新颖,却能照顾到音调和连奏上所有细微的差别。在微观和宏观上同时关照从一个乐句到乐段,乃至整部作品的走向。谱子上的小节线似乎消失了,音乐连通了内在的生命力。
钢琴旁的克拉拉(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如今,不再有人区分演奏家的性别,而在乎他(她)演奏的水准与个性,也少有人给女性演奏家框定什么风格。无论是奈伊、安妮·费舍尔还是哈斯基尔,她们都有曲目的偏好和风格的把握,既不听命于评论家,也不邀宠于听众,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彰显于世。须知克拉拉同那个年代的演奏家一起,早已为现代钢琴的演奏风范确立了标准。
作为作曲家的克拉拉
克拉拉首先是钢琴家,其次才是作曲家,此为定评。由于聚焦女性作曲家的呼声渐高,开始有人将她的作曲水平比之于舒曼。克拉拉共创作有六十多首作品,有编号的二十三首。主要有协奏曲、室内乐、钢琴作品,少量声乐作品,也有一些改编自其他作曲家作品和华彩段。早年的钢琴协奏曲 OP.7,成熟时期的 g 小调钢琴三重奏 OP.17,可以管窥其创作的基本样貌。协奏曲是音乐会曲目,面向大众,三重奏是室内乐,向内开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