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群:淹没的声音——克拉拉·舒曼引发的思考(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约翰·菲尔德和门德尔松的钢琴协奏曲广受欢迎。一八三三至一八三五年间,克拉拉完成了她的钢琴协奏曲,虽是小荷尖角,却也初生牛犊,在和声语言上竟然更为大胆。以今天的眼光,门德尔松的协奏曲理智文雅,虽明净清澈,却欠缺温度。除了唱片少有现场演出。而克拉拉的风华之作正在受到更多当代钢琴演奏家的青睐。虽为少作,已然具有独立的乐思,大胆的探索。用行家的话说,“作品充满了有抱负的作曲家的所有想法”,哪怕是萌芽。第一乐章即带有一种独特的原创声音,有探索钢琴艺术边界的企图。第二乐章的“浪漫曲”造句更加成熟,为她日后的浪漫曲风奠定了基调。以回旋曲结束的末乐章充满乐观精神。音乐轻盈,苦中带甜,带有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影响,偶尔夹杂门德尔松的曲意。以十几岁的年龄,初步把握了德国钢琴音乐的先进技巧,即使算不上杰作,也有非常高的水平。
在音乐史上,写过杰作的人也并非每首都精彩。
《克拉拉·舒曼钢琴作品全集 》(来源:sohu.com)比较一下罗伯特和克拉拉各自的钢琴协奏曲,同为 a 小调,罗伯特有激情、诗意,曲风华丽,主题前后统一;而克拉拉展示了青春、抒情、轻灵,略带肖邦风格,属于音乐会的常备曲目,观众永远不会厌倦。很明显,小克拉拉缺乏像罗伯特那样大的情感走向,那种灵光乍现的光彩。管弦乐配器方面也略显稚嫩,老维克只能教授钢琴,其他都要靠克拉拉从他人那里揣摩学习,有肖邦和门德尔松的影子也就不奇怪了(据可靠材料,第三乐章的配器还是舒曼写的)。
说及钢琴三重奏,对克拉拉来说,这种形式并不陌生。作为学习,她对海顿和莫扎特的同类作品不会陌生。这些作品往往是私密的、个人化的,只从演奏家的趣味出发。她也不止一次演奏过贝多芬和门德尔松的三重奏。“下行五度动机满怀渴望,紧跟着的小六度——也许可以听出一点淡淡的忧伤。在柔和的谐谑曲中也隐藏着这种忧伤。”这就是 g 小调三重奏,也是克拉拉室内乐的处女作。从创作经验来看,显然处于她最好的状态。作品写于一八四六年,当时克拉拉二十七岁,怀上第四个孩子让她无法演出和旅行。而罗伯特·舒曼那首三重奏则写于五年之后。德国音乐学博士莫妮卡·施蒂克曼分析指出:“克拉拉的三重奏绝不是简单的哀歌体,声音层次很多,形式上很有力,极富激情,主题素材的发展也是如此,音色的转变也是多层次的。”当有出版社希望出版这部作品时,克拉拉也很开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