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群:淹没的声音——克拉拉·舒曼引发的思考(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这是克拉拉的失落和悲伤,也是后人难以估量的损失。
为什么是克拉拉而不是古拜杜丽娜
女性要确立自己的音乐创作不被带上性别标签,必须要追求一种高度自由的个人精神,以及独立于世的个性化声音。联想到最近一家国际音乐机构的女作曲家评选,克拉拉·舒曼位列第一,范尼·门德尔松紧随其后,宾根的希尔德加德处在第三。而圈内公认的当代作曲家索菲亚·古拜杜丽娜却落在二十名之后。从希尔德加德到克拉拉·舒曼和范尼·门德尔松,及至古拜杜丽娜,光阴流转千年,女性作曲家的诉求似乎也经历了从宗教到世俗,然后返回宗教的形上过程(当今的女性作曲家十分活跃,风格多样,这里的说法仅就提到的几位而论)。古拜杜丽娜很早就显示出对不同宗教信仰的强烈兴趣:“作品对我来说并不简单,为了写音乐,人不仅需要精神力量,还需要灵魂力量。”而这种灵魂层面的呼喊,似乎在世俗作曲家的音符里是缺失的。在克拉拉的作品中,清澈的音乐逻辑和感性的波澜构成主线。
而古拜杜丽娜的作品充满灵动的理性,纯粹的音乐和神性的渴念。她的结构中有直觉,情绪中有理性,既是主观的诉说,也竭力阻止音乐退化为私人的场域。“毫无疑问,一个作品应该有一个逻辑结构,一个戏剧化思考的建构,同时还应无情地扰动和激起听众的感情。”古拜杜丽娜的音乐看似冰冷艰深,内蕴中却隐含着旺盛的生命力。她的音乐带有强烈的启示录性质,仿佛面对的是时间的终点。其纯粹与浓烈自是一般大众难以领悟的,这种难以企及的高度也让一般听众敬而远之。多个调查证明,欧洲和北美,传统的基督教信众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社会越来越趋向世俗化。更多的时候,人们需要安宁、有序、愉悦的生活,当此时刻,克拉拉和范尼就是他们的音乐下午茶。

曹利群:淹没的声音——克拉拉·舒曼引发的思考


索非亚·古拜杜丽娜(Sofia Gubaidulina,1931-,来源:polarmusicprize.org)再过百年,寄望不再给作曲家贴上性别标签。当后代子孙聆听曾经的音乐时,古拜杜丽娜的巴扬(一种小手风琴)是精神的告白,刺痛神经,激荡灵魂。克拉拉·舒曼的钢琴是发黄的照片,弥散着斑驳的旧日辰光。而宾根的希尔德加德的圣咏,永远是流过饱受磨难心灵的清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