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70年|博物馆里的话剧史:共惜艳阳年(10)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欧阳予倩出生于湖南浏阳,他的祖父欧阳中鹄思想开明,谭嗣同、唐才常为其门下弟子。1895年,在欧阳中鹄的支持下,谭、唐二人开办浏阳算学社,倡导新学,欧阳予倩的父亲欧阳力耕也参与其中。后来唐才常又成为欧阳予倩的启蒙老师。1902年,十四岁的欧阳予倩随第一次留日热潮东渡日本,完成了三年中学商科的学习。1907年,他重返日本,到早稻田大学学习文科,结识了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吴我尊等人,加入他们创办的春柳社。当时,因江淮流域水灾泛滥,春柳社决定举办募捐义演,先于2月演出根据《茶花女》第三幕改编的《匏址坪诀别之场》,又于6月演出《黑奴吁天录》全剧。第二次演出的组织完备,由曾孝谷改编了完整的剧本,正在东京美术学校学西洋绘画的李叔同担任布景设计,本乡座剧场的专业人员负责灯光,曾孝谷、欧阳予倩、李叔同皆在其中饰演角色。
经过两个多月的排练,最终呈现于舞台的是一部严格按照西方戏剧分幕演出的五幕话剧,演出时观者云集。同年,国内的开明演剧会、春阳社也分别演出了《灾民泪》《黑奴吁天录》。尽管再往前追溯,上海自十九世纪末即有外国侨民或本地学生演出现代戏剧的记录,但综合演出剧目的水准、影响和可见资料的丰富性情况,后来的话剧研究者将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诞生的标志,将1907年定为中国话剧诞生年。
从日本回国后,欧阳予倩和春柳社的几位同仁同时在上海、江苏、湖南、浙江等地组织进步演出,将新剧引入中国。他以上海为主阵地,演出新剧,兼演京剧。生活稳定后,他将全家从浏阳接到上海居住。在家中六个兄弟姊妹中,他排行第二,但大哥不幸在成年前夭折,他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长子。因为没有生育男孩,他便将兄弟欧阳俭叔的儿子欧阳山尊过继过来。当时只有六岁的欧阳山尊在上海开始读书,并经常随父亲到剧场演出,逐渐对演剧发生兴趣。在欧阳予倩创作的独幕话剧《回家以后》和电影《天涯歌女》中,他都充当过儿童演员。但他从小学业优异,最爱的是科学,他的梦想是做一名电机工程师。
1931年,欧阳山尊从沪江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因为沪江大学没有他中意的电机系,他便放弃直升机会,报考交通大学的电机系。不料考试前一天他忽然得了霍乱,三天考试只勉强参加了一天,遗憾地错过了入学机会。第二年,他转考大夏大学数理系,考试前到暨南大学所在的真如镇补习数学。一天晚上,他被同学拉去看演出,最后一个戏是田汉创作的《乱钟》。剧情说的是1931年9月18日夜,沈阳的一群大学生在宿舍议论着动荡的时局和未来的出路,各有打算。日寇进攻北大营的炮火袭来,大家同仇敌忾,一致决定起来抗日。戏结束在一位同学带头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台下的观众也随之高喊。戏散时,欧阳山尊带着激动的心情回到宿舍,正准备就寝,窗外传来隆隆炮声,原来是日军又在挑起事端进攻上海守军,十九路军奋起反抗,“一·二八”事变爆发。那晚,欧阳山尊顶着头上盘旋的敌机,搭火车离开真如镇,列车行进中,炸弹不时袭来,与他脑中尚未褪去的剧情交叠,“1月28日,那是个我永远忘不了的日子”。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