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为何成为战时首都?(7)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就连政府官员办公条件也极其简陋。外交官沈剑虹曾经在战时重庆任职,据他回忆,他所在的国际宣传处撤到重庆后,处境艰辛,风餐露宿。
“大家挤在重庆两路口巴县中学原址一幢破旧不堪的校舍内办公”,“除极少数人之外,几乎全体同仁,上自副部长、处长,下至科长、主任、科员、办事员都在巴中觅地自建竹筋、土墙、泥地、稻草顶的房子,藉避风雨。”
▲重庆解放碑,指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周边是重庆著名的商业步行街。图源/摄图网
尽管如此,还有一些人不忘强取豪夺,压榨民生。
时任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对此表示愤愤不平:
因为我是个丘八出身,忍不住,没涵养,听说巴中周围的洋楼都被炸了,我真是忍不住要说几句话。这些少爷小姐们,在上海、南京、武汉都是住的小洋楼,到这里的重庆还是花了几十万元盖洋楼,把百姓的血汗都消耗在上,为什么这样办,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抗战,什么是打仗!
国难当头,更多的却是英勇献身的逆行者,全国各界人士为支援抗战,协助迁都倾尽全力。
正如基辛格在《论中国》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
其中,出生于重庆合川的“中国船王”卢作孚临危受命,出任交通部次长。1937年,卢作孚旗下的民生公司已经拥有46艘轮船,总吨位上万,是当时我国最大的航运企业。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距离武汉不过300公里的宜昌,陆续涌入西撤的人员与物资。被称为“川鄂咽喉”的宜昌,前有三峡阻隔,后有日军侵犯,可谓命悬一线。
达官、显贵、贫民、伤员,来自五湖四海的3万多人聚集在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熙熙攘攘,愁容满面。
卢作孚当机立断,召开会议,提出在40天内,转移滞留于宜昌的3万多难民和近十万吨物资。
宜昌至重庆,逆流而行至少需要四天时间,且宜昌以西的三峡航道狭窄,大船无法通行。卢作孚和他的民生公司排除万难,夜晚装卸,白天航行,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大撤退。
为此,卢作孚临时雇佣3000多人,无数民众自愿奔赴国难。他又征用民间木船850余艘,运载轻型物资。卢作孚每天都要到码头,亲自了解船只航行情况,夜里还要检查装货状况。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