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梦》:纪录电影参与城市治理(4)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影片的主题是城市梦,但它到底是谁的城市梦?是指以城管为代表的城市管理者或者城市人的城市梦?还是以王天成为代表的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底层人民的城市梦?对于农村人口而言,他们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城市人,而对于城市人口而言,他们希望向卫生文明城市、现代化城市进发。而这个过程加剧了城乡分离。那么,这个城市梦到底实现了吗?王天成一家是否最终获得了城市人的身份?当我们讨论城乡分离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时候,其实需要考虑到很多制度性的东西。其中,户籍制度以及与其相关的一系列管理体制,从政治层面上对城乡分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一部分其实在影片中没有体现出来。
第四,比较有意思的是王天成儿子王兆阳的流动情况,他之前在五金厂打工,实现了从农村到乡镇企业再到城市的流动,在某种程度上这与90年改革开放伊始整个农村人口流动的情况比较一致。在这个流动进程中,王兆阳是被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推着往前走的,他甚至都不一定有一个主动的梦想寻求。从王天成的家庭来看,很明显能够看到三代人的鸿沟,以王天成为代表的一代是生长在农村的,以王天成的儿子王兆阳为代表的一代夹杂于城乡之间,而以王天成孙女为代表的一代可能已经完全以城市人的身份来认同自己,但实际上她可能又不能完全被城市所认同。所以能够很明显地从这个家庭的现实情况意识到阶级流动的困难性,甚至需要通过代际来完成。
最后,蒋乐来将《城市梦》与《被压迫者教育学》结合,发表了自己对影片中城管局局长与城管胡队长关于治理的对话片段的看法。蒋乐来认为局长指出城市治理不是为了感动而是为了服从,反映的其实是城市管理到底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推动底层人民实现城市化的问题。联系《被压迫者教育学》理解,城市管理者的话语逻辑是存在压迫性质的,这套逻辑要求的是城市外来人口作为被压迫者存在,应当认同压迫者,并且能够融入压迫者所制定的话语体系当中,只有这样才可能被城市接纳。而这可能也是农村人口在向城市流动时面临的一个根本困境。
潘柳言
摄制技巧:戏剧表达深描人物形象
新闻与传播学院20级硕士潘柳言从情节设置、文本语言、画面拍摄等方面谈了自己对于《城市梦》的看法。情节设置方面而言,纪录片中存在两对冲突。第一对冲突是王天成和城管的冲突。第二对是王天成和儿子的冲突,纪录片前期,小王说父亲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保护着他们,但是纪录片后期,儿子其实是倾向于城管一方的,也希望能够更换摊位。这时候王天成非常生气,认为这是一种背叛,甚至对儿子说“我这棵树罩不住你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