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推荐:炬火与微光(19)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近年多有文学写作者跨界戏剧。前有胡迁的遗作《抵达》,后有文珍的小说改编剧作在书店上演,大头马首部戏剧作品《到灯塔去》获得第四届全球泛华青年剧本创作竞赛首奖。而社会调查方法也在戏剧剧场作品中被更多提及。大头马这部据其所言做了大量“田野调查”的剧作,设置在澳门遇最强台风,而气象局迟挂风球导致的灾难性一天。几组场景中,不但汇聚了身份背景各异的人,还有风神、海王。然而将事件背后资本与权力结构的复杂性缩减为海王这种卡通角色,是否流于轻松?诸多“话题”的点到为止,令人对“田野调查”方法是否为剧作带来社会学意义的分析和问题意识,不免打个问号。“新方法”是否如某种“新写作”流于技巧性?
跨界创作者中,陈思安是深耕小说和戏剧两个领域的。其剧本《冒牌人生》已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青年孵化计划的排演阶段。而2019年在英国读演的《在荒野》更具戏剧写作野心,也更扎实。它延续了《日出》《茶馆》所借鉴过的苏俄写实主义,并为中国戏剧补写了一种底层景象。剧作以一个青年记者的“闯入”,串联起都市中心地下通道中无家可归者的群像。与《冒牌人生》一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物的某种典型性,他们各具时代烙刻的价值观和因经历中的匮乏而执着的内在需求。
陈思安发起的声嚣读剧节,2019年主题为“新文本之新”。何为“新文本”?是发生在荒诞派戏剧之后的文本吗?是与“后戏剧剧场”运动并立的戏剧写作吗?这一提法似未有明确定义。尽管如此,胡璇艺的剧本却最易给人以“新文本”的印象。2019年中间剧场举办的第二届科技戏剧节,委约两位青年剧作者,胡璇艺和何齐各一部新作。胡璇艺的《狗还在叫》,没有她此前自主创作的两部剧作《一种旁观》和《捉迷藏》那样显得个人化。戏剧涉及科技的部分主要是摄像头。一位困守家中的老年女性,被三个子女通过安在她房间的摄像头所监视。摄像头作为一种更为物质化的方式,强化了爱和占有的幻象性。
根本上,胡璇艺的新文本特征在于她的作者性,僭越了客观的“间际”氛围这一戏剧剧场原则。不仅在于抒情或诙谐的语言风格,而且在于将这一风格、将文学写作贯穿于包括舞台提示的每一个角落。剧本不再有不可阅读的辅助部分。多字体的排版,像一场二维的彩排。这种作者在剧本中构筑的完整性或许注定在剧场中失去。《狗还在叫》的首演再次凸显了剧作者与剧场创作者的隔阂,导演杨婷几乎将胡璇艺向剧场提出的挑战一应忽略,用观众更为熟悉的“先锋戏剧”套路,替代了剧本对多层次幻象的传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