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文学阅读印象与私人推荐:炬火与微光(18)
2023-05-21 来源:飞速影视
2019年有无数信号,表明时运轮转到,戏剧重回文学的怀抱。在天桥剧场举行的老舍戏剧节论坛,主题为“国际视野下当代剧场的文学性”。不久前,北京人艺与北京出版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当天举行的论坛名为“戏剧与文学”,不过这里的文学可能更多指的是“文学改编”这一途径。寄望于此,能拯救表面以传统自居,实则因长期自我审查而造成的创造力贫弱吗?
的确,戏剧部分地远离了文学。问题不在于“后戏剧剧场”的发展,而在于我们的语境中,戏剧被作为某种技艺加以强调,进入方法论的狭隘通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需要重提戏剧与文学的联系。
麻文琦教授在其文末表达对于戏剧剧场的信念时,显出的笼统,是一种留白。留给对当下戏剧剧场创作的观察和研究。谁来做这样的工作呢?
在中国的场域里,一直存在过剩与匮乏的共处。过剩是,主流戏剧通常都是戏剧剧场的,是以文学性为中心的;匮乏则是,大量这类戏剧缺乏的却是真正的文学性。曾经面对无效的过剩,一些人选择了“后戏剧剧场”。如今有不少青年剧作者,正直面这一匮乏而涌现出来。他们正在被看见,但也同样被一直看不见的看不见。
需要将观察的视野投放得更远,比如台湾地区的简莉颖,生活和创作在纽约的朱宜,从江苏去台北的刘天涯,剧目多在香港演出的王昊然。参加英国皇家宫廷剧院写作工作坊的几位剧作家中,陈思安、张冰、杨静观的剧作于2019年在伦敦做了读剧排演,它们还未在中国上演过。同时,这样的观察也不应局限于剧场、局限于正式演出。早先有新剧场创作计划,以读剧展示为主;声嚣读剧节已办了两年,呈现八个剧本;李苏皖导演了文珍的《请和我跳最后一支虚舞》、朱程的《透明》,演出场地是她的码字人书店。
南京大学曾因爆款《蒋公的面子》(温方伊编剧)而竖起一面旗帜,重新标识了何为戏剧剧场的文学本质。在谈到近年出道的青年剧作家时,也绕不开南京大学,它已为这一领域贡献了超过个位数的名字。2019年隆福戏剧月期间举办南大剧展,三部作品中刘天涯编剧的《米奇去哪里》值得被记住。它工致、充满动力,像一部古典的弦乐四重奏,从很少的素材发展成宏篇。一对中产阶级夫妻,在某个早晨因孩子突发不可理解的状况而慌乱,不停用后一个错误掩盖前一个,以致中庸的生活原则濒于崩溃。戏剧进程展现了从自然主义到荒诞派的内在联系,日常性被揭示为危机的温床,在自然能力已被“文明”否定的人那里,用以保护他们的“秩序”却不过是幻觉。台词显示了作者对台北口语的熟稔,而人物和剧情却透出抽象色彩,戏剧指向的荒诞性不针对具体的中国情境,令人想到那些现代戏剧典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