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铁西!一个老工业基地的改革与振兴之路(8)

2023-05-25 来源:飞速影视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当沈阳铁西开出的改革之花在全国满树挂果之后,改革头脑活泛、醒得早的沈阳铁西,却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胸前挂满了金牌银牌,却禁不起市场大潮的冲击洗礼。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东北现象首次被全国广泛关注,铁西也进入了最难熬的10年——
一篇辣味报道刺激了铁西
1991年8月24日,被新华社列为70年间精品报道的《金牌不是名牌》横空出世。那时在沈阳的新闻界同行都听到点“风声”——新华社记者刘欣欣、何大新“要整个刺激的”。果然报道够辣——
“几年前还为金牌大省而洋洋自得的辽宁人,如今却受到市场无情的嘲弄:辽宁产成品资金占用‘三角债’全国第一……”
“1990年,辽宁省机械产品竟在全国夺得‘积压’第一的‘桂冠’。有金牌无市场,金牌大省处境着实可怜……”
文中列举了金牌产品如沈乐满热水器、沈阳机床等,质量上乘价格昂贵市场不买账。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却对产品能否走向市场不甚关心,被点名的“号称亚洲最大”的其他几家企业(标准件厂、铸造厂、低压开关厂)也都在铁西。
铁西人脸上挂不住了,对照“东北现象”开始了一场反思。
“贪大求全”情结有没有?厂长一心想往上升迁,仿佛不整个上万人规模,行政级别就不够。于是想方设法“造大船”,把相干的不相干的、好的坏的企业都拢在一起,除了对外挂出集团的牌子,没有任何质变。典型如东北输变电集团,硬是把沈阳变压器厂等十多家大小工厂绑在一起。沈变老职工王富新形容说,船挺大,但拉的都是小破船,拉郎配式的造大船却导致船大难掉头不得不搁浅。那时候最大的“船”——沈阳变压器厂,1万人才产出1360万千伏安(变压器容量),后来被民营企业特变电工整体并购后,3500人产出8000万千伏安。
“依赖计划”情结有没有?客观看,虽然一条腿已宣布迈入商品经济了,可那时铁西承担的国家指令性计划和上缴利税仍然比全国任何地方都重都多。原材料议价购进,产品平价调出,确实给铁西国企压了不小的担子。但计划之外的市场开拓没人阻止呀。一项调查表明,沈阳铁西企业总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主动开订货会、打广告、跑市场的企业不到十分之一。过好日子的时候从不居安思危,一旦国家压缩基建规模,实行经济调整的时候,企业便开始埋怨“磨盘身子——转不动”,时至今日,这种痼疾仍屡次发作,到底怪谁?
铁西揽镜自照:少壮能几时?鬓发已苍。20世纪初最早沐浴现代工业文明的铁西,最早向国家重点建设提供须臾不可或缺的装备,同时也像老大哥帮弟妹一样向全国无私地输送技术和人才。据统计,先后有48家企业支援国内526家企业,包建新厂23家,派出2.3万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仅重型机器厂一家支援三线建设一次就提供50条生产线。“二五”计划时期的铁西工业总产值相当于内陆两个省会城市的总和。共和国不会忘记,无数铁西工人奔向祖国西部,与所有三线建设者共同铸就了“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三线精神”。对铁西几十万产业工人来说,轰鸣的马达声中诞生的还有更重要的产品——荣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