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转身,从城市工厂到宜居城区(8)

2023-05-25 来源:飞速影视
中德园在为陆续到来的外资企业搭建更好的环境。“德国企业关心的不是地价、税收,而是有没有学校。他们工业生产中重要的一点是工人保持学习,工作之后,需要回炉读书几个月,再继续工作,”卞松林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德园开始构建“1 1 X”(一所高职学院、一个跨国企业实训中心和若干企业实训基地共同组成的培训体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与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共建中德学院。
另一方面是知识产权保护。“这些小型家族企业,几代人都在研究某个产品,他们很担心自己的核心技术丢失,”于是中德园成立知识产权法庭和法律援助中心,并在2017年发布《中德园知识产权白皮书》。
由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管委会、中德(沈阳)国际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三家合作打造的北方药谷,则体会到招商流程的简洁。“东北冬天长、工期短,以往建厂需要走繁琐的行政审批流程,可是办着手续就错过动工的季节。但中德园可以简化流程,办理‘承诺制审批’手续,向企业发放施工预许可证,边施工边办手续。”北方药谷的工作人员说。
如今,中德园已布局智能制造、先进机械制造等项目。世界著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已经完成选址,美国江森乘用车铅酸蓄电池生产基地、德国绿城能源环保有限公司也已与中德园签约。卞松林说,园区将推动沈阳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成为沈阳市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的发展引领区。
改革亲历
梁启东 53岁,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沈阳生活、学习,体会很深的就是东北的工业文化是很浓厚的。南方的乡镇企业主到沈阳来参观都很羡慕,说他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工业文化也不如这里——门口修自行车的都是八级工,一家四世同堂都是工人,孩子们从小长大听父母说工厂的生产标准。沈阳的工厂多数在铁西,铁西区就更加典型。
80年代的10年,沈阳是改革的典范,第一张股票、第一个破产企业都出现在这里。当时人们想,社会主义的企业哪有破产的?但还是破产了。为啥?深层次的改革没有进行。一直到90年代末好多商品还是按指令价格卖,当时市场价高啊,我们还是得赔钱卖,国企得听国家的。这就相当于咱是大儿子,弟弟妹妹都去读大学了,咱得在家伺候爹妈。
90年代铁西陷入了东北现象(东北地区以辽宁为代表的工业经济陷入困境,国有企业停产、半停产,亏损面和亏损额居高,职工下岗失业的现象)。后来国家实施三年东北脱困计划,帮助170万人再就业,老工业基地扭亏为盈,东北就算活过来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