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爱情观是建立在真诚相爱,双向奔赴基础上的(4)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战国末年是政治动荡的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贵族没落,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大碰撞时期,学术上百家争鸣,各个学派不断涌现,各种思想潮流交汇,其中理性精神高涨,屈原在这一历史洪流之中不可能置身事外,所以他也受到了北方中原文化的影响,《国语·楚语》记载,楚国的大臣在朝议事经常援引儒家《诗》《书》中的话,《孟子·尽心上》提到陈良虽然是楚国人,但是他曾经主动北上中原学习孔儒之道。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也提到屈原熟悉外交辞令,曾经出使过齐国,有机会接触中原的文化。可见南北方交流密切,北方以礼乐,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文化向南方蔓延。宗法制度对于爱情婚姻,夫妇关系有着明确的理性规范。

屈原的爱情观是建立在真诚相爱,双向奔赴基础上的


如“周之俗,不自为娶妻。且夫处女无媒,老且不嫁。”男女是不能私下自由结合的,屈原在《天问》中对圣人婚姻生活的批判很明显是受到了北方理性文化的影响,屈原认为这种放纵欲望,丧失理性的不伦之恋不符合社会规范,是不道德的表现。总之,在这两部作品中出现对爱情婚姻完全不同的笔调,是因为屈原受到了楚地原始巫祭文化和中原礼乐文化的双重影响,他既根植于楚国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土壤,又受到北方理性思想的冲击,才会在作品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爱情观。

结语


《九歌》中诗人对爱情的描写是抒情的,是充满感性色彩的,以夸张的浪漫主义激情渲染一种自由的恋爱氛围,带有很强的随意性,人与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自由的相会、恋爱,诗中洋溢着迷离、狂热、恍惚的气氛。诗人没有考虑到更多的道德伦理问题,在这里没有世俗的眼光,爱情是一种游离在社会规范之外的纯粹的感情。在《天问》中,屈原反而将夫妻关系置于社会伦理规范之中加以审视,爱情嫁娶受到了礼法的约束,是理性精神的产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