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马里乌波尔》:一场寻亲之旅虚实难辨的文字迷宫(2)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母亲叶夫根尼娅和外祖母
半个世纪之后,流离失所、无根无缘的身世被证明是虚妄,一个又一个的家族成员在时代的车辙之下黯淡,母亲是家族志消失前的最后一道光。弯弯绕绕的惊心动魄,构成比虚构更魔幻的荒诞戏剧。
作为被第三帝国掳去的强制劳工之女,沃丁说自己是“一张休假许可的产物”,是应许之地的“弃儿”,是没有未来、过去也如此遥远的存在。所以母亲经常会给她讲“玻璃之城”的故事,那座城市明晃晃的,哪里都闪耀着玻璃明亮的光芒,与她从小到大的现实生活环境完全相反。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生活在纽伦堡工厂主的简易仓库里,“不仅要和同住的夫妻分享仓库的空间,还得和积满尘土的废贴条分割地盘”,沃丁的周遭也都是阴冷的,灰沉沉的,正如她对马里乌波尔最初的想象。
“玻璃之城”的反面,是马里乌波尔,是梅德韦日耶戈尔斯克,是莱比锡,更是瓦尔卡流亡营,是法兰克县城外围的难民楼……历史和当下的军事冲突不断,竟使母亲和姨妈莉迪娅把入狱当作“天堂般存在”的幸福之事。整座小镇散发着腐烂的气息,孩子们在楼下的空地上奔跑,像极了意大利作家埃兰娜·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社区,时间似乎隐去了踪影。马里乌波尔格奥尔吉耶夫斯卡娅大街69号,昔日的文理中学所在地,母亲家族史的中心,二战时期成为德国劳动局驻扎地,如今成为当代乌克兰新一轮内战的火力焦点——三次大火,一次又一次地将这座城市毁灭殆尽,一次又一次地将斯拉夫民族推向浪尖潮头,使每个个体都成了辗转流离的浮木。
母亲的“玻璃之城”成了一种隐喻,一种拽着自己的头发飞离地面的希冀,它引领娜塔莎·沃丁反复书写着自我,书写着战后一代的恐惧与自我认知的追寻。从1989年处女作《玻璃之城》开始,沃丁从来就没真正离开过这个母题。
虚实难辨的文字迷宫
因为本书是寻亲有了阶段性成果之后的创作,所以很难分清其中的事实与虚构。且不说作者和译者反复提及的,作者写此书之时已七十余岁,而姨妈莉迪娅写回忆录时也逾八十(这部分回忆录几乎占全书一半篇幅),记忆的准确性颇令人怀疑,单是言与意的传达、记忆是否根据寻亲前后进行了篡改,就非常值得玩味和揣摩。这也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最饶有兴致的部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