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川剧表演却不了解戏园,清朝川剧戏院更富有人间烟火气(3)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于戏台而言,戏房的面积不仅扩大了,而且也加强了戏台建筑的对称美感。清代的戏房多是戏曲演员换装和化妆准备的场所。戏房中有供演员休息和换衣的板凳,妆造也基本是演员自身完成,如果说台上的演员是英姿煞爽,那么台后的演员可谓是妙趣横生。
对于川剧来说,不仅人物造型复杂,服装的学问也很高深,每个角色行当的服装都非常有讲究。在川剧中,人物形象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脸谱,其拥有相应的象征意义。
另一部分则是川剧演员的服装行头,两者相成,互相衬托。通过不同的脸部妆容以及不同的服饰类别大致就可以区分开不同的人物性格和身份,妆容和服饰行头都是人物构成所缺一不可的。
同一部戏中的人物服饰行头分别具有不同的装饰特点,川剧本身有一套完善、极具艺术美的服饰行头系统,多元化的色彩能适应各种人物的装扮需求。
对于川剧服饰的色调方面,剧中的服装也很有规范:武生多穿白色,皇生多穿黄色,丑多穿红色,红生多穿绿色,正生多穿蓝色,净多穿黑色等等。
在历代川剧的表演中,乐鼓班子是不可或缺的。川戏有着三分唱七分打的说法,还有类似“半边罗鼓半边天”的提法。不同地方戏曲的乐鼓班子都有分别有自己的特点。
清代川剧舞台的特点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的乐鼓班子是在舞台正后方,并非像现代那样,处于戏台的侧面。并且琴师和负责打击乐器的师傅都在场上,现场演出。
在古代,鼓师被称为打鼓佬,一般也会进行领腔,其位置在上马门的左边弓马桌子后。大锣匠,也就是司大锣的人,位置是上马门的右侧。此外,同样坐在上马门的右侧、大锣匠旁边的是大体匠,也就是司大锋者。只是坐姿不同,背右侧,脸向左,不然看不清鼓师的指令。

看川剧表演却不了解戏园,清朝川剧戏院更富有人间烟火气


戏园文化习俗
如今的剧场与古代的戏园子相比,有很大不同。首先,观众座的都是长桌子与长板凳,座位在戏台的三面都有,并且这戏台的三个方位都有看楼。看楼下面,戏台与座位是相互垂直进行放置的。喝茶、听戏都是面对面而坐,要想看戏,那么背对着舞台的得要扭过头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