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的艺术”到“生态的艺术”

2023-06-01 来源:飞速影视
□ 本报记者 朱子钰
本报实习生 陈晶晶
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生态转型势在必行,与此同时,生态艺术、生态艺术批评与生态美学业已成为值得关注的新兴学术领域,但“生态艺术学”却未能引起重视。生态艺术学如何建构?具体的路径是什么?
程相占,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身体美学与生态批评。近日,程相占做客山东美术馆,围绕从“美的艺术”到“生态的艺术”的发展过程,对生态艺术学的建构路径作出了精彩阐释——
判断艺术品的好坏,
除了美丑之分,还有生态与否
西方的文明发端于古希腊,那时就有了手工艺。从古希腊时期到1745年,手工艺品和艺术品是混淆在一起的,艺术品并未从手工艺品中独立出来。法国学者巴特于1746年出版的著作《简化成一个原理的美的艺术》被视为现代“美的艺术”观念的集中表达,并成为德国美学家康德的理论资源,他们都是在与“自然”相对的意义上来探讨“艺术”的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将艺术从手工艺中区分开来。
1835年,黑格尔《美学》的出版使“美的艺术”获得了更高的地位,黑格尔将“美的艺术”等同于美,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理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哲学思考的对象,当一个载体将它呈现出来之后,被我们的感官捕捉到,就变成了艺术。被称为艺术品的东西至少要包括两大要素:一是深刻的思想意识,二是杰出的表达技巧。
今天,我们判断艺术品的好坏,其标准除了美丑之外,还有生态与否。
美国生态学者米克在1972年发表论文《走向生态美学》,正式提出了“生态美学”概念,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个有别于“美的艺术”的关键词——“生态的艺术”。米克以生态学作为理解实在的模式,在借鉴生态学和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反思和批判了现代观念论哲学中的框架和艺术观念,即“美的艺术”。
米克回顾了西方美学史,尖锐地批判了康德、黑格尔等“持观念论的人文主义者”,并且在反思了其缺陷之后,在充分借鉴进化论、生物学、生态学的观念和概念的基础上,将学术视野拓展到超越人类精神世界之外的、更为广阔的实在世界,从而提出了“生态的艺术”这一崭新的概念。
被誉为绿色圣经的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就从“捕狼”的角度顿悟了生态审美观念。二十世纪,美国人发起了打狼运动,他们认为只要狼灭绝了,草就肥沃了,牛也会长得健壮。但草地上狼消失了之后,鹿便没有天敌,将草场上的植物全都啃尽,出现了严重的沙化,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水土流失、龙卷风如此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