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人”到“一个人”到“一群人”:中国英雄观的时代之变(2)
2023-06-17 来源:飞速影视
与近些年国产新主流电影中的英雄塑造相比,它的主角不是一位战无不胜的超级英雄,而是一群有着血肉之躯、有着人之常情的凡者面孔,却依然能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群体英雄。影片虽未贯穿着高密度的实战打斗,却更彰显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英雄品格——侠义、忠诚、不屈不挠。
“英雄”的赋魅与祛魅
古今中外,英雄是经久不衰的主题。我国古代有“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有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在西方,从古希腊神话诸神到中世纪骑士精神,对英雄的向往和崇敬,几乎流淌在每一个民族的血液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创作者始终为本民族的“英雄”,寻找和制作与时俱进的符号文本。
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创作宝藏里,英雄的形象塑造贯穿始终。《山海经》中,许多中华民族的英雄神话流传至今。明清时期的传奇和小说中也不乏英雄主义的文本。《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具有的品格和精神一直鼓舞着华夏子孙。
历史推进到近现代的电影艺术。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把老黄忠的英雄气概刻进胶片,到新中国拍摄的《英雄儿女》《董存瑞》《英雄虎胆》《小兵张嘎》等影视作品中凸显的革命英雄的形象,以及香港武侠电影里的李小龙等功夫巨星塑造的侠胆英雄,人们对英雄的定义和注解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英雄的赋魅是多数影片的创作选择。20世纪50年代初确立了电影纪实风格的传统,打破了40年代以蒙太奇为主的电影语言模式。当时的电影局长陈波尔说:“提倡在纪录片的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这一时期银幕上出现的大多是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题材的革命影片,纪实性强,塑造出许多传奇的英雄人物形象,如董存瑞、刘胡兰、张嘎、李玉梅等。
“为了新中国,前进!”银幕上,当董存瑞手举炸药包高呼时,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如“神”一般高大、威猛、无畏,面对死亡毫无惧色的英雄形象,而人物性格的其他层面瞬时淹没在这种神性的光辉中。这体现了当时的英雄观:思想高尚、大智大勇、无私奉献、无所不能,总是在危急关头作出正确的判断,果敢救民于水火之中,最终赢得斗争胜利。一部分英雄人物的形象脸谱化、浅表化,缺乏足够的世俗性和人伦常情,更多呈现为一种“革命化”的“符号英雄”。
“超人”英雄观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得到扭转。至80年代,在电影中人性开始复归,英雄观出现变化。这一时期的影片以塑造“人”为前提来塑造英雄:英雄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英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