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色警戒》到《尤里的复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经典

2023-06-18 来源:飞速影视
《泰伯利亚黎明》为西木在RTS市场打下了一片江山,销量更高的《红色警戒》则为西木守住了这片江山。续作《泰伯利亚之日》和《红色警戒2》延续了这一传统,两款游戏的设计可谓一前一后、一唱一和。“泰伯利亚”系列负责开拓创新,“红色警戒”系列负责巩固完善,二者联手书写了一段RTS的辉煌历史。
科幻二战
《红色警戒》最初的灵感依然源自布雷特·斯佩里,1995年是二战胜利50周年,斯佩里希望沿用《泰伯利亚黎明》的引擎,开发一款严肃的二战游戏。他认为“命令与征服”系列只要沿用大体系统规则,就可以算一个系列,作品之间并不需要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开发初期的《红色警戒》在剧情方面与《泰伯利亚黎明》确实没有联系。
然而,大部分西木员工对于二战历史题材缺乏兴趣。亚当·伊斯格林在《泰伯利亚黎明》发售后加入西木,很快成为了《红色警戒》的策划。据他回忆,《红色警戒》在开发初期被历史题材限制,规划了一堆无论是外观还是能力都差不多的兵种。相比风格迥异的NOD和GDI,这样的规划让他感到无聊。

从《红色警戒》到《尤里的复仇》: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经典


亚当·伊斯格林现在负责管理“帝国时代”系列
另一方面,作为发行商的维珍也要求布雷特·斯佩里重新考虑新作方向。在《泰伯利亚黎明》的销量统计中,第一大市场是美国,第二大则是德国。在斯佩里的构思中,《红色警戒》有很多涉及“二战”德军的历史剧情,维珍希望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保障德国市场的销量。
很快,《红色警戒》的开发方向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本作成为了《泰伯利亚黎明》的前传,风格变得更加夸张。爱因斯坦利用时间机器回到1924年,提前消灭了希特勒,却没能阻止二战的发生,对垒双方则换成了盟军和苏军——GDI此时仅仅是盟军提出的一个设想,尚未正式成立;NOD则潜伏于苏军之中,等待着未来的机会。
按照亚当·伊斯格林的说法,爱因斯坦在利用时空悖论消灭希特勒的一瞬间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他并没有改变过去,只是创造了一个平行世界,但后来的《红色警戒2》与《红色警戒3》没有遵循这一设定。另一方面,两部续作在剧情上也脱离了“泰伯利亚”系列,无视GDI和NOD在初代中埋下的伏笔,西木的一些员工对于这个问题曾想过一些补救措施,但这些措施最终仅仅停留在构思阶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