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后代回忆在苏联“红色摇篮”学习的日子
2023-06-22 来源:飞速影视
原标题:革命后代回忆在苏联“红色摇篮”学习的日子
参考消息网6月22日报道(文/丁铭 魏婧宇 达日罕 叶紫嫣)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有100多名中国孩子在苏联度过难忘的童年。他们的父辈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林伯渠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革命者,他们生活在“红色摇篮”——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
新中国成立后,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红色后代”回到祖国,投身国家建设,涌现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者、第一代炼铁专家、核工业专家、水利专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在“红色摇篮”里长大的中国孩子,没有忘记自己的“第二故乡”,成为中俄两国友好交往的使者。
“红色摇篮”抚育革命后代
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创建于1933年,位于莫斯科东北300公里,曾抚育过多国共产党人的后代,被誉为“红色摇篮”。儿童院的简介上写道: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20世纪的所有事件,曾经有这样一群孩子来这里上学,他们的父母曾为西班牙、智利、希腊、葡萄牙、中国、安哥拉、伊朗、几内亚比绍等国的解放事业而斗争。
柴娥丽1938年出生在莫斯科,“娥丽”是俄文名字“奥丽娅”翻译而来。她的祖父是东北抗日联军烈士,父亲在晋察冀战斗中牺牲,母亲在延安工作期间因病逝世。虽然柴娥丽从小失去父母,但她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这个国际大家庭中,感受到家的温暖。
“我们这些孩子肤色不同,却穿着同样的服装,讲着共同的语言,生活在团结有爱的大家庭里。”柴娥丽对参考消息记者回忆说,国际儿童院很注重劳动教育,男孩学木工,女孩学纺织,老师还带着孩子们养鸡养牛、种菜、挖土豆。柴娥丽经常帮老师熨衣服、打扫卫生,被老师们称为“小主妇”。
然而,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打破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宁静的生活。
战前,孩子们每天除了正餐,还有牛奶、饼干等加餐;战争爆发后,“饿”成为他们最普遍的记忆。1940年来到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生活的陈祖涛回忆说,战争开始后,孩子们大多数时间只能靠土豆果腹,把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放在洋铁皮水桶里煮熟,把皮一剥,在上面撒点儿盐,便大嚼起来,“即便是土豆,也不是可以敞开肚皮吃的”。
战争期间虽然生活艰苦,但国际儿童院的孩子们仍然以各种方式支援前线战斗。当时只有七八岁的李多力,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医院为伤员唱歌跳舞,帮他们缓解痛苦。李多力说:“十几岁的大孩子们当民兵,参加军事训练,还去伐木头、缝军衣,不到十岁的小孩子们就到医院帮助照顾伤员,陪他们说话,为他们洗绷带、喂饭。”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