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于丰杭:《阳光灿烂的日子》:暖色调下的荒诞与躁动

2023-06-28 来源:飞速影视
重新解构的青春:暖色调下的荒诞与躁动——评《阳光灿烂的日子》
作者丨于丰杭
摘要:《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导演的处女作,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该作品于1993年出品、1995年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电影以意识流的形式,借主角马小军的讲述,带领读者回忆马小军在“文革”期间充满着欲望和躁动的青春故事。本文将从时代和马小军本身两方面,揭开其暖色调的青春回忆之下隐藏的荒诞与躁动,并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探究其内在关联,以求窥得“六零后”一代人的深层成长逻辑。
关键词: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春;文革;荒诞;躁动;精神分析学派

锐评|于丰杭:《阳光灿烂的日子》:暖色调下的荒诞与躁动


《阳光灿烂的日子》海报 (图片来自互联网)
一、意识流叙事与重新解构的青春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一作品,在叙事上有着明显的意识流特征。该电影设置成年的马小军为叙述人,以半真半假、难辨虚实的回忆方式展开叙述,情节时空布局上也呈现出跨跃性的特点,在整体上给观众带来“真实与虚幻杂糅”的观感。“北京,变得这么快,二十年的功夫她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我几乎从中找不到任何记忆里的东西,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破坏了我的记忆,使我分不清幻觉和真实。”开篇马小军的这段独白,亦即奠定了上述基调。
其实本片电影的意识流叙述,本质是对马小军青春岁月的重新解构。马小军与刘忆苦、羊搞、大蚂蚁等伙伴的友谊,以及对米兰的迷恋、厮混打架的日常,都是其青春岁月的真实写照。但是在具体情节上,如其自述,却穿插着许多虚幻的想象:马小军送米兰回农场之后在草地上做梦,扮演保尔柯察金等英雄形象;在梦里如厕的时候被米兰捉弄;自我想象在“老莫”餐厅为了米兰争风吃醋与刘忆苦大打出手等等情节,都体现了其潜意识中“荒诞与躁动”的一面。而当二十年后,马小军难以找回当时的回忆,“分不清幻觉与真实”的时候,正是这种“荒诞与躁动”对其残余的记忆进行了重新解构,创造出了这些虚幻和想象的情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本电影的意识流叙事,本质是马小军对青春岁月的重新解构;而这种重新解构的动因,就是马小军潜意识中的“荒诞”与“躁动”。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