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德国(第二期)(17)

2023-07-07 来源:飞速影视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两极世界理论分析指出凯恩斯主义同19世纪的福利经济学一样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变革时期的经济学说,都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纳粹德国(第二期)


(七)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里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微观经济理论 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 通论 》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
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 ,或者通过增加税率,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八)凯恩斯主义的推演逻辑是从充分就业开始的:以往假设的充分就业均衡建立在萨伊定律基础之上,其前提是错误的,因为总供给与总需求函数的分析结果显示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之所以存在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其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因为总供给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量就取决于总需求;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未来收益之预期。政府不加干预就等于听任有效需求不足继续存在,听任失业与危机继续存在。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而非货币政策,增加投资,弥补私人市场之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从宏观的视角对大量的宏观概念进行归纳与整合之后使经济学的发展开始跳出价格分析的限制,从而翻开20世纪经济学的崭新一页。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于80年代,其政策主张兴盛于90年代。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