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珍妮·拉斯卡斯:个人主义并非美国人的“隐藏灵魂”(3)
2023-07-27 来源:飞速影视
澎湃新闻:
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刻板印象呢?是媒体吗?
拉斯卡斯:
可能是媒体,也可能仅仅是我们在看待离我们很远、生活在另外的世界里的“他者”时的一种惯性思维。我们和他们离得太远了,你可能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很糟糕,还会想“还好,我不在那儿”,我们看人可能都会通过这样的视角。总之,我觉得是距离带来了刻板印象。
澎湃新闻:
你在以前的采访中提到过你在阿拉斯加北坡采访油井工人时态度的转变。你刚到那儿的时候,“天真地为他们感到遗憾”。但是最终成书你只是客观地记录了他们普通而多样的日常生活,而非将他们塑造成弱者。能再谈谈这一态度的转变吗?
拉斯卡斯:
这段经历让我印象很深刻。但事实上,态度的转变并不是说某一刻我自己突然就启蒙了,而是因为有个工人对我说,“你搞得好像我们生活在监狱里”,他说他们是自己选择在这儿工作的,自己选择了这样的生活。然后我忽然想,啊,如果我换种方式思考呢?这些人是自己选择的这种生活啊。一旦这么想,我之前那种视角就完全被颠覆了,我不再这么远距离观察了,而是试着去理解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生活,这就有趣多了。
澎湃新闻:
和书中不被看见的人相比,其实你属于更“被看见”的人,你和他们之间必定有隔阂。你在调研过程中是如何克服这种隔阂的?
拉斯卡斯:
首先,我得认识到我永远不可能消除这种隔阂,我的生活和他们完全不同,我只是一个观察者,或者说旅人。所以首先我得现实一点。但我会尽我所能离他们近一些,这就是时间问题了,所以这些故事花了我这么长的时间。有足够的时间积累以后,我才能说,我好像可以开始感受他们的感受了。
澎湃新闻:
受访者一开始会不会抗拒?
拉斯卡斯:
会,每个人都会抗拒,有点害怕,有点害羞。你就这么来了,“入侵”别人的生活,这是挺尴尬的,所以我需要时间。比如说我去煤矿采访,去之前我获得了许可,然后我就直接去了,就这么出现在那儿,一个人都不认识,就这么走进去,自我介绍,然后所有人都盯着我,好像在说“你谁啊?”尴尬极了。然后他们觉得你有问题要问。但我没有,我有什么问题呢?我的问题是“当矿工感觉怎么样?”这太宽泛了。然后他们就看着我,“你为什么会在这儿?”但是后来我遇到了那个昵称叫“大脚”的人,他热情地欢迎我,又很有趣,教我用安全设施,展示他的专业知识。那个时候我感觉到我和他有了某种联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