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生物导弹”ADC药物进阶之路:如何击败大BOSS“连接子”(3)
2023-07-27 来源:飞速影视
Mylotarg使用的腙键,理想状态下只对酸性环境敏感,一旦ADC转运到溶酶体内(pH4.8),在酸性环境下就会通过水解断键,使得毒素释放。
但实际情况却与想象不同。在体循环中(pH 7.4),尽管处于碱性环境,腙键也会缓慢水解,从而导致毒素在血液中缓慢释放,产生脱靶毒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第二代ADC选择了不可裂解连接子。
相较于可裂解连接子,不可裂解连接子不会发生脱靶,稳定性要强很多。
使用不可裂解连接子的ADC药物被肿瘤细胞内吞后,进入溶酶体进行降解,抗体被蛋白酶降解为氨基酸,而连接子不会被降解,最终形成氨基酸-连接子-小分子毒物复合物。
硫醚连接子是不可裂解连接子的最常用的。第二代ADC的代表药物,T-DM1采用的就是硫醚连接物(SMCC)。
虽然相比第一代ADC,第二代ADC得到了加强,但其仍然存在不足,即不可裂解连接子无法发挥旁杀效应。
可裂解的连接子在ADC药物被裂解后,释放出来的小分子毒药物可以穿透细胞膜,并杀死周围的肿瘤细胞,这就是旁观者效应。
与此相反,不可裂解的连接子,抗体部分即使被蛋白酶降解,仍有氨基酸残基与连接子和细胞毒物相连,这种带电荷的降解产物无法穿过细胞膜,自然也就无法发挥旁杀效应。因此,这类ADC药物虽然稳定性高,但肿瘤杀伤力比较逊色。
到了第三代ADC,兜兜转转又选择了可裂解连接子。不过与第一代可裂解连接子的机制不同,第三代连接子选择了酶依赖性连接子。
也就是根据肿瘤内和血液中酶的不同,选择肿瘤细胞内特有的酶来使得连接子断裂。相比酸依赖性连接子,酶依赖性连接子的稳定性要更强。
Val-Cit(缬氨酸-瓜氨酸)二肽是ADC中最常用的可裂解连接子,它可以被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所剪切。肿瘤细胞溶酶体内的组织蛋白酶含量远高于血液中溶酶体含量,所以这种连接子在血液中有比较好的稳定性。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