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采用彩色摄影报道中国的摄影师|专访布鲁诺·巴贝(2)
2023-09-10 来源:飞速影视
采写丨 日牙
陈丹青在谈论刘香成的摄影时说,在刘香成之前,西方摄影师拍摄的那些日常百态,展示了西方左翼人士眼中的新国家与理想社会:宁静、质朴、恒定,望不见终结。幸好,布鲁诺·巴贝以他持续的追踪而走出了这份“诅咒”……
或许,除去刘香成之外,横跨四五十年持续拍摄中国的西方摄影师,也只有巴贝了。在不同时间聚焦中国各地的镜头下,《中国的颜色》这部摄影集像公路电影一样铺陈着中国四十多年来的家与国的审美:一个紧张而呆愣的东方国家如何一步步走出特殊时代的阴影,一个国家的颜色如何从单调的蓝色迅猛地扎进满目的缭乱——然而,巴贝缺席了最迅猛的上世纪九十年代,这让他的摄影集在翻阅之时,猛然地给读者从色彩上制造了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断裂感……
布鲁诺·巴贝在长城,1973年。
如果说,卡帕以事件为生命,布列松以瞬间为伦理;那么,巴贝似乎往往懒于赴历史之约,反而勤于觅日常之态。作为第一位使用彩色胶卷拍摄中国的玛格南摄影师,布鲁诺·巴贝在中国各地的拍摄像是一场“懵懂的邂逅”,而镜头里全然是“精致的仁慈”:他不懂中文,却出乎意外地让时代标语或街头布告与人物的神情、姿态构成了隐忍而强烈的内在张力;在中国民众好奇的瞳孔聚焦下,巴贝的镜头语言捕捉着宁静的质朴和闲适的日常。特定的时代与平凡的日常,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短语组合。
不得不承认的是,不管是改革开放前,还是之后,在巴贝的长期追踪下,都或隐或现地埋藏着另一个看不见的中国。如果说,“被安排的随行”是巴贝拍摄中国的通道;那么,被捕捉的背景则是他了解这个国家的通道。在《中国的颜色》这部精心编排的摄影集中,除去平凡人的日常这一鲜明特点之外,巴贝这位“不介入的旁观者”还有一大嗜好:无论是早期的摄影,还是近些年的镜头,都喜欢将人物置放在硕大的标语、方正的画像或巨幅的海报之下,有意无意之间表达了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冲突痕迹。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