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汲海:父亲离开我们已三年(4)

2023-10-26 来源:飞速影视
父亲三年的祭日已听到了脚步声,母亲摸索着为父亲叠的元宝堆起东间的半个屋子,像一座小山,金光灿灿。我去母亲居住的小院看看,与母亲在院中走走。天空一片明丽,空气也极是清爽。菜园里油绿绿的,小葱青翠,列队成行。香菜进入了中年,苦菜、小油菜、油麦菜匍匐于地,竹竿架上的黄瓜支楞着挂在绿秧上,毛刺清晰,在往成年里生长。正是万物蓬勃的时候,可父亲就是在三年前,没有迈过这个年轮里最美的季节,绊倒在二零二零年那个夏天即将打开的门槛里。
(三)
父亲三年,亲戚是要通知的。大伯家五个女儿,都在外地工作生活。我拨通了大姐的电话。大姐说,我记着二叔去世的日子,不知道你们怎样给他过,我是一定要回去祭奠老人的。三妹、四妹也都把家里的事进行了安排,说来祭奠她们的二叔。二妹、五妹在青岛安家,儿子出差,儿媳工作上班,实在脱不开身,一再向我解释。我太理解她们的处境了,上有公婆,下有孙子孙女,身不由己。她们就像在大海里远航的船,娘家已离得越来越远,故土在视线里渐成黑点,直至消逝 。我们姊妹间如同一棵老树上开着的槐花,正伸向各自的天空,偶尔间,相互遥望一下。
弟兄姊妹六人坐在母亲身边,商量给父亲过三年的事。母亲说,纸活是必须扎一些的,你爹风里雨里,挣扎一生,没有住上好房子,坐过好车,你们就给他扎扎吧。我们一并点头答应了母亲。斯人已去,儿女们总要表表孝心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我们的华夏子孙几千年来就靠着这样的传统,一直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三千三百皆天秩,第一无如事死难。丧祭两端无愧悔,民风行作舜时看”。摇钱树和金山银山是女儿扎,其他祭奠楼 ,车马院舍,家用纸活,由儿子们扎。
晚饭我陪母亲一起吃。作为家里的长子,母亲有些事都是先给我商量。大家都各自回他们的小家去了,我陪母亲坐在院子里说话。夜已深了,村庄静静地躺在夜色里,如摇篮里熟睡的婴儿,轻柔地呼吸着。空气湿润,庭院里的叶片、花朵湿漉漉的,一切的声响都趴伏在自己的洞穴里,没有一点音息,万物都被黑夜封住了嘴巴。我的心柔软的不堪一声虫鸣。所有的这一切,都像在等待一件事情的发生——父亲三年祭日的到来。
(四)
天刚微明,我和妻子便赶到母亲居住的老院。村里料理白事的人员已有几个站在大门口,相互交谈着。我们的村子总共不到三百人,没有一家外姓,相传是在明朝年间由汉朝宰相汲黯故里 ——汲堂迁出。第代相传,以至今日。村里的白事,不管是谁家发生,各门各户都一起参与帮忙。烧水,接礼,拿纸活,出殡时刨坑抬棺。男女老少都对离世的亡灵送上最后一程。他们平时各忙各的活计,各干各的营生,只有这个时候,村里淳朴的民风才显得如此暖热。院子已于昨日被打扫的干干净净,忙人麻利地搭起了灵棚。喇叭班到了后,主事人招呼我们兄弟及族人上坟请灵。唢呐声声,哀婉悲切。我抱着父亲的牌位,跪伏在坟前。亲爱的父亲,爹啊,回家吧,你的儿孙接您来了。您老人家一辈子吃苦受累,为了儿女们长大成人,走细了田间的路,耗尽了心力,榨干了能量,咀嚼了世间所有的辛酸。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