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秀坤评《海贝与贝币》|以贝币为中心的全球史(7)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不同于其他各章的叙述方式,杨斌先生在这一章里,没有直接描述先秦中国使用海贝的各方面信息,而是不惜花费大量笔墨,缕述各家观点,从当代一直上溯到司马迁,呈现出学术界的认识状况。读者的初步印象很可能是——众说纷纭、宛如迷雾。
相对而言,学者们基本达成共识的一个问题是,从考古发现能够判定海贝的基本分布特点:就时空而言,有明显的自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而且均在长江以北;就随葬数量而言,新石器时代尚不多见,商代逐步增加,至西周达到最盛,战国中晚期开始减少。由此可见,先秦中国的海贝使用,首先是一个北方的现象,其次是西周时代的风尚。而且,这些出土海贝的自然属性,也没有异议,即可分为三类:绝大多数是货贝,少数是环纹货贝,还有一些拟枣贝。
引起争议的问题是,这些海贝来自哪里,通过何种交通渠道输入中国北方?以往学者的答案俨然进入了“竞猜模式”:印度洋,南中国海,中国东南沿海,山东半岛沿海,琉球,都有可能。困难在于,海贝自己不能告诉我们它产自哪里,而海洋生物学家迄今还不能明确告诉我们,作为热带海洋生物的货贝,在商周时代生存的最北界限在哪里。杨斌先生采信的是彭柯(美国芝加哥大学)、朱岩石(日本国学院大学)两位学者的意见,主张这些海贝来自印度洋,经过中亚的土库曼,走欧亚草原、蒙古草原,到达青海东部或长城地带。这一立场可以概括为“西来说”,相对于来自中国南海、东南沿海等处的说法,属于少数派。
还有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即海贝在先秦中国的使用,究竟属于何种性质,是否中国最初的货币。在中国货币史的有关讨论中,有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意见,亦即在战国金属铸币出现之前,货贝曾经充当了最初的货币。自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以下,历代学者以各种方式论证了这一观点。海贝自己不会说话,当代学者可以使用的证据是商周金文,因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金文材料的片言只语。为数不多的学者(如日本学者柿沼阳平)表达了对这一成说的怀疑,其中以台湾学者李永迪所做的反驳性论证较为系统。他认为,海贝在商代和西周的主要功用是装饰、随葬和礼仪,西周中期开始具有价值尺度的功能。亦即,海贝承担了货币的部分功能,但还不是货币。杨斌先生在这个问题上,还是站在少数派一边,主张中国最早的货币是出现在战国中后期的各种金属铸币,其中一种形式是流行于楚国的青铜仿贝。
也就是说,承认海贝的确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有过重要影响,但是不宜奉上“最早的货币”这一桂冠。连带着,杨斌先生也尝试回答了四川三星堆的海贝问题,认为其性质当如中原的海贝,虽然贵重,但并非货币。让他感到棘手的是,在三星堆出土的海贝之中,环纹货贝居多,货贝次之,这种比例关系恰好与中原相反,也就意味着,它们很可能有不同的来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