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口“挖泥土”,给芦苇建“玻璃房”

2023-10-27 来源:飞速影视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开展我国北方 “滨海湿地生态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助力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修复
在黄河口“挖泥土”,给芦苇建“玻璃房”
在茂密、比人高的芦苇荡里,用双手拨出一条小路穿行;在广阔、无人迹的入海口,像淘金者一样用筛子淘出泥土中的底栖生物……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简称“海地所”)正围绕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部署,开展我国北方“滨海湿地生态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记者跟随科研人员走进黄河三角洲湿地,亲身体验头上顶烈日、身边有蚊虫、脚下是泥泞的野外作业日常,记录他们的基础性、公益性调查研究助力我国滨海湿地保护修复的背后故事。

在黄河口“挖泥土”,给芦苇建“玻璃房”


科研人员行走在黄河口
野外取样调查是个体力活
9月上旬的东营,酷热还没有消散。海地所的科研人员住在东营市区的宾馆,每天一早开车到黄河三角洲开展调查。“野外调查一般没条件找地方吃饭,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中午在野外都是自带干粮,一干一整天。”在前往黄河三角洲的路上,海地所工程师苏大鹏说。
在黄河三角洲进行调查,烈日、蚊虫、泥泞是三大挑战。在黄河口南岸的一处盐沼植被修复区,科研人员换上水靴,顶着近30摄氏度的烈日,不时受着蚊虫的叮咬,在泥泞的海滩上进行取样调查。
海地所博士何磊和两个研究生先是用线尺在一片人工种植的碱蓬中拉出一个10米×10米的样方,随后从样方中随机选择三个1米×1米的小样方,采集样方内的碱蓬,并将它的枝叶和地下根茎剪开,分别装进塑料袋中。另外一边,海地所副研究员杨士雄和苏大鹏把一根一米长的柱状取样器用锤子敲进泥土,拔出后,按照不同尺寸分成5段取样,将采集的泥土样品装在塑料袋中。这两项工作结束后,科研人员又拿出一个长25厘米、宽25厘米、高30厘米的方形取样器,将它完全压进泥土中,随后将其中约30斤的泥土抬到离水近的地方,用一个网孔为1毫米的筛子淘出其中的虾、蟹等海洋生物。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