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化”与“悲观”,公共知识分子的两种社会构想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托马斯·索维尔以经济学家的视角向社会学家发起一个又一个挑战。他的渊博学识使得他对社会问题的尖锐批评显得十分独到,往往以登堂入室的姿态直接碰触问题最核心的层面。《知识分子与社会》是他前几年出版的一部作品。
托马斯·索维尔《知识分子与社会》中译本知识分子反思自身群体的著作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如英国人保罗·约翰逊的《知识分子》,专注于介绍历史上著名知识分子的阴暗面,用扒粪记者似的笔触揭露他们伟大成就背后的道德缺失。法国人雷蒙·阿隆写的《知识分子的鸦片》则将书写范围仅限于批判和剖析法国知识分子。而萨义德的《知识分子论》则是运用解构主义方法,讨论在媒体发达、政治与学术利益紧密结合的当代,知识分子如何与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发生关系。与上述知识分子的论述不同,索维尔的研究对象不是名留青史的知识巨匠,也不是研究在各自领域内走在前沿的专家学者,而主要是那些对社会事务发表言论并对社会诸层面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知识人群体。这个群体以媒体人、法律事务从业者等为主体。那些各个人文社会学领域的专家,甚至包括科学家,只要在各自专业领域外对公共事务发表言论并实际参与影响社会的学者,也算在内。
用通俗话讲,就是“公共知识分子”。这本书貌似是在为打压“公知”摇旗呐喊,但是细读之下读者会发现,本书所定义的“公知”以及对这一群体的“批判”另有内涵。
本书首先指出对社会各层面问题发表意见乃至产生影响的知识分子,其实大多并不具备与其所发表意见的领域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进一步追究相关信息、数据以进行深入研究。其次,所有产生巨大后果的社会、历史事件,尽管受到来自知识分子集体言论的影响,但是后者却从来不会为之负责。基于以上两点,索维尔认为,绝大部分公共知识分子对社会事务所发表的言论都是在偏见之下的不负责任之论,其实也违背了知识分子在各自研究领域当中普遍遵循的科学、严谨原则。
然而,索维尔没有停留在对事实的陈述上,而是进一步探讨形成“公知”言论现象的原因。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体系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他命名为“圣化构想”,另一类则被称为“悲观构想”。具有前一类社会构想的知识分子,首先认为社会是朝向一个既定的目标进步的,当下永远是不完善的,但却是可以通过努力而接近完善的。对于他们而言,那些现实中已有的成果都是历史的必然。人们需要努力的是如何在今后使那些当下的缺憾完善起来。因此他们总是关注和批评当下的缺失。然而,持有后一种社会构想的人则从总体上相信人类文明的任何成果都是需要加以维持和保护才能持续存在下去,任何对于未来的乐观或坐享其成的态度都会导致现有的文明难以为继,不可避免地走向堕落。他们总认为人类的文明和野蛮只有一步之遥。他们不认为世界可以完美,更好的社会是基于努力维护现有好的制度、文化的基础上,依据经验调试、改进出来的。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